<p id="hh51f"><cite id="hh51f"></cite></p>

    <ruby id="hh51f"><mark id="hh51f"></mark></ruby>

      <p id="hh51f"><cite id="hh51f"></cite></p>

        <ruby id="hh51f"></ruby>
          <del id="hh51f"></del>

          <pre id="hh51f"></pre>

                    <pre id="hh51f"><mark id="hh51f"><thead id="hh51f"></thead></mark></pre>

                      HR:影響企業培訓績效的四個頑癥,hr了解一下

                      2019-08-15 閱讀次數: 1189

                      第一個頑癥是“培訓大鍋飯”。在很多中小企業中,只要是在外面請了老師過來培訓,管理者就會通知所有高中低不同職位、不同文化程度,但只要有空的人員都來聽課,最為典型的現象就是“干部、員工同聽一堂課,高層基層共煲一鍋粥”,缺乏個性化的培訓規劃。這就是典型的“培訓大鍋飯”。而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因為文化程度、思想層次和職位都有嚴重差別,這種“大鍋飯式”的管理培訓能有什么樣的效果?能上好這種課的老師簡直可以直接申報吉尼斯了。


                      第二個頑癥是“培訓無追蹤”。這種癥狀的典型表現是“來了簽到、聽了就走,走了就忘”,或者就是“課堂聽聽激動、課后想想感動、最后就是沒動”。干部把培訓當做任務而不是責任,員工把培訓當做休息而不是工作。缺乏系統化的培訓管理與督導。眾所周知,就像任何流程只要不閉環就一定會失控,任何事情只有缺乏有效追蹤就一定不會有結果。


                      第三個頑癥是“培訓與實踐兩張皮”。很多企業尋找培訓課程時,都喜歡詢問培訓機構或老師有什么課程或者市場上流行什么課程,而不去考慮自己企業需要什么樣的培訓,缺少什么樣的培訓,同時,很多培訓機構也是想當然地向企業推銷自己精心研發的課程,而不去問企業有什么樣的培訓需求,其培訓效果自然是可想而知,這就是典型的“理論與實踐脫節”、“思想與行動脫節”、“內容與工作脫節”——培訓沒有圍繞工作改善和提升。


                      第四個頑癥是“有教育無訓練”。培訓在海外叫做“教育訓練”,“教育”指的思想教育和認同,相當于我們的職業化方面、心態方面的培訓,主要集中在理論層面,作用是讓員工認同企業文化、端正職業態度。“訓練”指的是工作訓練——員工必須把學到的東西用到日常工作中去。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培訓三化”——思想教育只是一種知識和觀念的“點化”,學員還必須在工作中“消化”并“轉化”。但是,“消化、轉化”都需要管理者提供一種系統流程保證。但是,在中國,幾乎90%的企業都不知道培訓系統流程是什么。所以,我們的培訓都只集中在“課堂點化”的表面程度上,知道而無法做到,接受了“點化”而不去設法“消化”和“轉化”。導致的結果就是知行難一。








                      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所有,如有疑問,聯系刪除)


                        <p id="hh51f"><cite id="hh51f"></cite></p>

                        <ruby id="hh51f"><mark id="hh51f"></mark></ruby>

                          <p id="hh51f"><cite id="hh51f"></cite></p>

                            <ruby id="hh51f"></ruby>
                              <del id="hh51f"></del>

                              <pre id="hh51f"></pre>

                                        <pre id="hh51f"><mark id="hh51f"><thead id="hh51f"></thead></mark></pre>

                                          婷婷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