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0 閱讀次數: 2265
事關防控救治的關鍵物資生產企業,缺工動態清零了;一批批原本苦惱郁悶不知怎么出門的省外務工者,喜氣洋洋地坐著專車專列來衢了;一名名在家“蟄伏”多日蓄滿能量的本地務工者,家門口有了新職位精神抖擻上崗了……
缺工率,衢州始終是浙江省最低的;到崗率,衢州在浙江省的排名中,不是第二就是第一。這是浙江省人社廳抽樣調查部分復工規上企業用工情況得出的結論。
疫情防控關系群眾生命健康,復工復產關系高質量發展。“保障用工是‘兩手硬兩戰贏’的重中之重,是衢州市人社系統的‘主職主業’,必須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政治擔當、政治勇氣,高高扛起這項政治重任。”衢州市人社局黨委班子思想高度統一,目的就是“搶抓‘窗口期’,快一點再快一點,多招一個再多招一個!”
構筑全方位立體化服務保障網
疫情面前,如何穩步推進復工?衢州人社系統以黨建為統領,構建“市縣聯通、面上快通、點上直通、內外溝通”格局,以“馬上辦、協調辦、追著辦、你交我辦”作風,形成一張全方位、立體化的服務保障用工網。
自2月10日復工以來,衢州市人社局企業復工保障領導小組,針對用工情況數據監測,一日一會商、一日一備忘,成了雷打不動的例行之事。
通過全面分析就業登記、社保等信息數據,繪制出來衢務工人員來源地圖,結合疫情風險等各方面因素,梳理出四川、貴州、云南、湖南等10個勞務輸出大省作為重點招引對象。
聚焦實際困難“特事特辦”,向上報告、橫向溝通、向下交辦的快辦工作機制越來越“活”。當天上午了解到元立公司、華友鈷業等部分復工企業,存在沒有醫院提供體檢服務,員工無法入職的困難,立即協調相關部門,衢化醫院、衢州物產鳳凰醫院于第二天便開通此服務項目。將參保30人以上企業作為重點監測對象,一旦缺工10人以上便由人社黨員先鋒隊“一對一”開展求職推薦。
不僅針對眼前實際困難解決問題,更是著眼長遠進行“技能加持”。支持開展線上職業技能培訓,26家企業陸續開展線上培訓,惠及職工4840人;引導技工院校學生馳援企業,全市3家技工院校發動107名實習生參與復工復產;成立13人的高技能人才服務團隊,幫助中小企業解決在生產技術、設備改造、工藝革新等方面遇到的技術難題,賦能企業復工復產。
引進市外挖潛本地助返崗復工
2月29日17點23分,龍游縣開行的衢州市首趟“點對點”復工專列,從昆明南出發抵達龍游站。當620名省外務工人員走出車站,有序坐上企業的專車,大家不禁感嘆,“這是一趟開往春天的列車”。
這是全市人社系統聯合各部門力量,聯動助力外地員工返崗的縮影。自2月19日開通第一輛接返員工的專車以來,每天都有專車來回穿梭在衢州與四川、云南、貴州等省外員工主要來源地之間。截至3月1日,發出55輛專車接返職工1726人,4輛專列接返職工2787人,共接返員工4513人。其中,云貴川湘員工4072人,其他省份員工441人。
老員工應返盡返,新員工需招盡招。2月28日、3月2日,衢州市人社局又相繼派出14支小分隊,分赴川滇貴皖等地援企招工。
接返員工的過程中,人社系統從防疫物資準備到生活用品配備,從車輛座位安排到路線選擇等,全程“保姆式”服務。
與此同時,“春風送崗位、就業暖人心”專項行動也在不斷深化,讓“老鄉留老家、就地就近就業”。通過線上發布的招聘信息,經過全程網絡面試,原先在蕭山做數控加工的柯城區七里鄉均良村的史習海,進入衢州金沃精工機械有限公司上班了。他高興地說:“工資待遇跟蕭山的企業差不多,每月收入7000元左右。衢州發展勢頭好,還是在家鄉就業好。”
這些天,衢州市就業管理中心工作人員都在忙著精準推送求職簡歷、催促企業面試,每天新錄用的本地勞動力已從之前的二三十人增加到200多人。
政策快速兌現釋放紅利強信心
2月28日,衢州市人社局在全省率先落地受疫情影響企業返還社會保險費政策,為市本級2000余家企業返還一個月社會保險費,共計1.08億元。
為做好本次返還工作,衢州市人社局對符合返還條件的企業,全程實現“免跑腿”,通過大數據比對篩查及部門聯審會商確認最終返還企業名單,網上公示后,直接撥付企業賬戶。
浙江喜爾康智能家居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智能家居產品的企業,疫情發生以來,生產經營、用工穩定都受到較大影響。這次返還社保費收到了90余萬元,這讓企業負責人感覺很是暖心。
疫情期間,衢州市人社局打出“緩、降、返、補、減”一系列政策組合拳,發布穩崗補貼、社保費返還等支持企業用工政策“11條”,充分釋放惠企政策紅利。全市已完成社保費延期繳納審批企業517戶,審批緩繳金額6188.57萬元。1月底至今,發放公益性崗位補貼、技能提升補貼、中西部對口幫扶地區建檔立卡人員就業補貼、高校畢業生中小微企業就業補貼等各類補貼補助818.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