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0 閱讀次數: 2104
為貫徹落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落實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人社廳發〔2020〕12號)和《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天津市打贏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進一步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津政辦發〔2020〕1號)要求,我局會同市財政局印發《市人社局市財政局關于進一步做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津人社辦發〔2020〕26號),截至目前,已有3864戶企業申報,返還失業保險費2.63億元。
一是擴大政策受益面。將裁員率條件由“不裁員或裁員率低于上年度本市城鎮登記失業率(3.5%)”放寬至“不裁員或裁員率低于本年度本市調查失業率控制目標(5.5%)”。對參保職工30人及以下的小微企業,裁員率標準放寬至20%。裁員率的適當放寬,擴大了政策受益面,使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的政策效應進一步突顯,形成了企業主動承擔穩崗任務與及時足額繳納失業保險費的良性循環,既促進了企業用工穩定,又保障了失業保險基金可持續發展。
二是推行不見面服務。疫情防控期間,隔離不隔情,各區人社部門利用“網對網”與企業“心連心”,引導企業通過天津政務網“網上辦事大廳”或通過電子郵件、微信、傳真、郵寄等方式提出申請。紅橋區人社局還采取“先報補貼后補原件”的方式,對因延遲復工等原因無法加蓋單位公章的,實行容缺后補。
三是提高穩崗返還效率。市人社局通過后臺數據比對方式篩選出初步符合條件企業,按參保區下發企業名單,變“企業找政策”為“政策找企業”。各區人社局采取廣泛宣傳與點對點告知相結合的方式,通過電話、短信、微信、郵件、傳真等渠道,確保“應知盡知、應享盡享”。西青人社局將工作端口前移,對復工企業提前核實裁員率、信用信息等情況, “一對一”告知企業申領補貼。河西區人社局采取“不停辦、及時撥”工作方式,及時反饋審核結果,每周循環公示,保證受理申請后15個工作日內返還資金。
3月12日,按照《市人社局市財政局市教委市醫保局關于印發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促進就業若干舉措的通知》 (津人社辦發〔2020〕39號)要求,印發《關于做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從以下幾方面進一步加大返還力度:一是推行“免申報、直接付”。對防疫物資生產保障、復工復產等重點企業免除申報程序,通過后臺數據比對篩選核實信息,經公示后直接撥付資金。二是開通“一鍵申報”系統。3月11日上線運行,參保單位登錄社保網廳后,在穩崗返還彈出窗口點擊“一鍵申報”即視為提出申請,各區受理后核實相關情況,公示期滿無異議的撥付返還資金。三是擴大人力資源服務企業返還基數。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勞務派遣企業、勞務外包企業或《營業執照》上有“勞務派遣”、“勞務外包”、“勞務分包”等經營范圍的企業,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基數由企業自有員工擴大至勞務派出(外包)人員。
同時,為保障失業保險基金安全,按照人社部要求,對審核時屬于嚴重失信企業、審核時被列入破產清算或注銷名單的“僵尸企業”,不予發放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目前,我們通過信用中國、天津市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等渠道,采用人工手動查詢方式進行逐一核查,工作量大、耗時長,影響了工作效率。因此我們建議,市發展改革委、市國資委、市市場監管委等部門共享嚴重失信企業與出清“僵尸企業”數據庫,以便于進行數據交叉比對、批量核查,提高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