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7 閱讀次數: 2887
江西南昌市人社局針對當前全市企業用工缺口,搶抓應急響應級別下調的機遇,靠前謀劃、迅速行動,采取“三摸查”“三推送”“三服務”方式,全力保障企業項目用工需求,暢通信息渠道,切實解決企業“招工難”和勞動者“就業難”等問題,確保供需摸的準,用工接的上,員工招的到。據統計,截至3月16日,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100%,返崗員工人數42萬人,返崗率99.7%;各級人社部門幫助企業解決用工8.61萬人,其中重點物資生產企業1.28萬人;調查企業缺工1.79萬人,其中重點物資生產企業2287人。
完善“三項形式”開展摸查,確保供需底數“摸得準”
以統籌做好復工復產企業用工保障和重點群體就業工作為核心,努力實現需求準、底數準、服務準。一是部門聯動主動摸查。建立由人社部門牽頭,工信、建設、商務等行業主管部門參與的企業用工調查機制,行業主管部門主動摸清行業企業復工復產情況、企業用工需求、缺工數量、薪酬標準等信息,定期反饋給人社部門,人社部門梳理匯總后建立動態數據臺賬。二是基層網格化全面摸查。發動各級人社就業部門,以村級網格為單位,摸清滯留在本地的務工人員數量、就業意愿和返崗流動情況,建立外出務工人員實名臺賬,做到勞動力資源底子清、求職人員意愿需求清、務工人員素質結構清。三是專員服務重點摸查。成立了24小時重點企業用工調度保障工作領導小組,設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專員,圍繞重點企業生產經營和用工狀況,建立企業用工需求臺賬,實現員工總數明、缺工人數明、空崗結構明。
強化“三大平臺”信息推送,確保用工雙方“接得上”
在常態化開展線上招聘活動和發布招聘信息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建立全市統一的招聘信息發布和推送平臺,促進崗位有效對接。一是利用好公共就業發布平臺。全市人社部門主動對接企業,采集招聘信息,將企業用工信息通過“洪城職聘”和“南昌人才招聘網”統一發布,實現招聘信息“一網盡覽”。截至3月12日,已發布全市2927家企業6.11萬個崗位信息,點擊量達115.54萬人次,已有11702人投遞求職簡歷。二是利用好手機信息推送平臺。聯合南昌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通訊運營商,通過大數據比對,識別出需要就業的人群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因疫情未能外出的農村勞動力等重點就業群體,通過手機短信、朋友圈廣告的形式將崗位信息進行精準推送。截至3月13日,在南昌區域共發送485.69萬條公益短信,其中,聯通59.14萬條,電信140萬條,移動286.28萬條。三是利用好基層網格推送平臺。充分利用當前防疫工作網格化管理手段,依托區、鎮、村三級聯動就業信息網絡一體化平臺加大信息推送,并由鄉鎮(街道)、村組(社區)通過微信、短信等方式精準推送用工信息,共發送261家企業5426條崗位信息。
創新“三種方式”服務手段,確保務工人員“招得到”
采取線上招聘、本地挖潛、定點輸送等手段,多形式多渠道為企業解決用工急需。
一是“不見面”招聘。全力打造“就業服務不打烊,網上招聘不停歇”的線上“春風行動”,創新運用“互聯網+”、云平臺等現代技術手段,為受疫情影響的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和城鄉貧困勞動力等重點群體以及其他勞動者提供視頻面試、直播面試等線上招聘服務。截止3月16日,全市已開展線上專場招聘127場,提供5.66萬個就業崗位,達成就業意向4.92萬人。
二是“家門口”就業。發動全市人社就業部門組織招工小分隊,開展下鄉流動招聘、工業園區現場招聘,將就業招聘信息通過鄉鎮村“小喇叭”、疫情防控卡點廣泛覆蓋宣傳。目前全市各級人社部門已幫助1萬余名本地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有效緩解了本地企業用工壓力。
三是“點對點”輸送。引導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到省內外勞動力資源豐富的非疫區地區為重點企業開展專場招聘,采取由政府付費包車、包專列、包機進行“點對點、一站式”集中輸送,幫助務工人員“出門進車門,下車進廠門”。截至3月16日,全市已安排專機40架次,專列5次,專車184趟,為歐菲光等重點企業輸送員工13000余人。
同時,積極與勞動力輸出較集中的省外城市開展協作,協調南昌西客站為溫州、寧波等地的三列返崗專列開通綠色通道,幫助我市800余名外出返崗務工人員辦理了健康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