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4 閱讀次數: 2577
按照此前人社部給出的時間表,延遲退休方案將在今年向公眾征求意見,2017年正式出臺。而另據媒體記者獲悉,目前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政策已經擬定,正在按程序報經有關部門批準,2016年內方案將向社會公布,或將分群體先后實施。
此外,人社部之前曾明確表示,延遲退休方案出臺后將充分征求意見并經過5年過渡期,到2022年正式實施。
那么延遲退休還會對那些方面造成影響呢?
第一,延遲退休可能影響青年群體的就業,尤其是大學畢業生群體的就業。
有些學者反對延遲退休政策的主要原因之一便在于此。當企業面對的市場環境、產品價格和產品數量保持不變時,企業所需的勞動力總人數也是相對穩定的。延遲退休以后,企業被動地增加老年勞動者的雇傭量,同時減少其它就業群體的雇傭量。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等部門對體力要求較少,在這些部門工作的老年勞動者愿意延遲退休的比例較高。延遲退休可能會加劇大學生就業困難,歐洲一些國家青年失業率比較高,可能就與退休年齡比較高有關。
第二,延遲退休可能增加企業負擔。
雖然老年勞動者具有豐富的勞動經驗,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的體力和創新力在下降,一般而言,老年勞動者的勞動生產率會低于青壯年勞動者。因此,在采礦、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等對體力有較高要求的行業中,或在金融、互聯網、信息技術等對創新能力有較高要求的行業中,如果政府強令企業接納老年勞動者的話,可能會造成企業的盈利水平下降,企業負擔加重。在這種情況下,延遲退休政策只不過是把“養老”的擔子從政府的肩膀轉移到企業。
在一個微觀主體內部,無論是事業單位還是企業單位,職位晉升都是激勵員工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延遲退休后,大量的老年領導干部會繼續留在勞動力市場,可能會導致部分年輕勞動者無法按照既定的渠道實現晉升,這會降低年輕勞動者的勞動積極性和他們的工作效率。另外,延遲退休以后,部分繼續留在領導崗位的老年勞動者會因為身體狀況等原因無法將大量精力投入工作,他們自己的工作效率也會降低。
第四,延遲退休可能加大老年勞動者的失業風險。
人口老齡化雖然會導致整體勞動力市場的勞動力短缺,但在某些時期、某些行業還是會出現勞動力供大于求,從而產生失業問題。老年勞動者的體力和創新力都不如年輕人,他們更可能被解雇,而且一旦被解雇,他們再就業就很困難。
延遲退休似乎從一開始就備受爭議,以現在的市場發展速度,沒人敢打包票能在65歲退休前一直有工作,除了國企高管,公職人員這類沒有下崗的職位或某些越老越吃香的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