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4 閱讀次數: 597
近年來,桐鄉市人力社保局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從推動區域發展、縮小城鄉差距、提升就業服務質量入手,扎實推進共同富裕。2016年至2020年,全市累計城鎮新增就業10.04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3.9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由2.87%降低到1.74%,戶籍人口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7.6%。
一、提升勞務協作推進區域協同發展
一是建立長效對接機制。在贛、湘、黔、滇、川5省20個高速公路服務區設置“桐鄉招工驛站”,延伸就業服務路徑;舉辦浙云高質量勞務協作專項活動暨桐鄉市就業服務資源對接會,與云南省4市(州)13縣(區、市)共建“點對點”的勞務合作機制,分別互設勞務協作工作站13個;與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建立定向培養專業人才的長期合作關系。二是開展跨省招工活動。組建“跨省招工服務隊”,2020年疫情期間,由市領導帶班赴云南、四川等地駐點招工,簽訂勞務合作協議40余份,通過包車、包專列接返農民工18467人;2021年春節后組織11家重點企業赴云南昭通、大關、威信等地開展為期一周的招聘工作,累計提供崗位1500余個,達成初步意向178人;今年3-5月,兩次組團分赴甘肅臨洮、蘭州開展專場招聘活動,累計組織企業37家,提供就業崗位4100余個。三是推進對口支援協作。自2018年開展結對幫扶以來,通過勞務招聘、就業服務、技能培訓等方式幫助四川省黑水縣貧困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和脫貧致富。結對期間,共8次組織企業前往黑水縣開展人力資源對接和招聘活動,累計提供就業崗位7500余個,目前共有71名黑水籍員工在桐鄉穩定就業,其中建檔立卡人員22人;開展林草局生態護林員培訓、優秀農民工培訓等8092人次,協助黑水縣建設農民工培訓中心,強化技能培訓。
二、提升就業環境促進城鄉共同富裕
一是健全政策保障體系。出臺《高質量護航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方案》,深入實施就業惠農、創業富農、技能優農等鄉村振興八大行動;統一城鄉失業保險政策,農民合同制職工與城鎮職工同等參保繳費、同等享受待遇;細化、落實大學生就業創業政策,鼓勵和引導農村大學生返鄉就業創業。二是搭建就業服務平臺。2019年起,全市啟動鎮級人力資源市場建設,提供網絡招聘、線下招聘、勞務派遣等多元化的人力資源服務,目前已累計開展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活動40余場;2019年起在全市啟動鎮級大學生創業園建設,將創業與各鎮(街道)特色產業優勢相結合,努力打造“一鎮一品牌,一鎮一特色”,采取減免租金等措施吸引有創業意愿的高校畢業生進駐創業園。截至2020年,全市建成大學生創業園7個,累計256個創業項目入駐創業園,帶動就業1178人。三是提升基層服務能力。以高質量就業社區(村)建設為抓手,強化基層服務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人群就業的能力,推動實現鄉村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截至2020年,全市所有社區(村)均已建設為市級高質量就業社區(村),其中5個社區(村)被認定為浙江省高質量就業社區(村);下沉19項就業經辦業務至鎮級就業服務中心與村級就業服務站,構建市、鎮、村三級就業服務體系,并與基層農商銀行開展“社銀合作”,打造“十分鐘”辦事圈,業務網辦掌辦率達到87%以上。
三、提升技能培訓增強群眾致富能力
一是不斷完善技能人才培養政策體系。出臺《關于服務實體經濟建設人才集聚新高地的若干意見》等政策,引導和支持技能人才培養工作;2019年出臺《桐鄉市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2019-2021年職業技能培訓的具體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并將農民工群體作為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的重點對象。二是不斷拓寬農民工技能培訓渠道。按照本區域產業特色和企業需求組織實施農民工開展技能提升培訓;發揮桐鄉技師學院“主陣地”作用,與100多家企業構建“校企合作聯盟”技能人才合作培養模式,目前已和巨石集團、安保公司等5家企業合作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培養,總計培養學徒700余人;發揮企業自主培養作用,堅持在全市企業中開展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結合企業生產實踐自主培養、評價職工技能水平,累計開展65批次,共有9357人次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發揮26家民辦培訓機構培養作用,根據市場需求面向企業職工和社會人員組織開展的就業技能培訓、創業培訓。三是積極建設技能人才培養平臺。創建技能大師工作室、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通過高技能人才培養平臺建立技能人才傳承機制,培養一批具有絕技絕活的高技能人才,扶持一批能夠繼承傳統技術工藝并不斷創新的能工巧匠。截至目前,共有國家級公共實訓基地1家,桐鄉市級公共實訓基地2家,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4家,嘉興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3家,桐鄉市高技能人才工作室1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