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3 閱讀次數: 571
中秋節來臨前,給要找工作的高校學子送上一份“就業大禮包”。9月18日,記者從靜安區召開的2021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季主題分享日活動中獲悉,今年,靜安戶籍高校應屆畢業生達3251人。截止7月底,有308名畢業生未就業但有就業意向。經就業服務后,截止8月底,又有83人實現就業。
定制“就業服務大禮包”
高校畢業生就業,一頭連著萬千家庭,一頭連著國家社會。五年間,靜安區共舉辦104場面向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服務活動,受益大學生超6500人次。
今年,靜安區依托街鎮就業援助隊伍力量,排摸轄區內所有應屆高校畢業生信息,完成采集工作,做到“一個都不少”。同時,為有就業意愿的高校畢業生建立求職信息庫及微信群,及時掌握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就業需求并發布崗位信息。
不僅如此,區人社局還定制了“中秋禮包”——《大學生就業服務包》,涵蓋就業、創業、培訓、權益等內容的宣傳冊、常用簡歷模板3套及“靜安區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助力大學生就業聯盟”服務清單,外加50個“求職必備”小視頻,其中既有上海市就業促進中心組織全市職業指導師錄制的33節求職微課程,也有靜安“就業聯盟”成員單位錄制的關于面試技巧、行業分析、職業健康等內容的小視頻,這些視頻內容以U盤形式發放。
據了解,“就業服務包”將通過街鎮發放到有就業意愿的應屆高校畢業生手中,以及區域內高校2022屆學生手中,為他們將來就業早做準備。
三天找到心儀工作
大學學習數據工程專業的小李畢業3個月,一直沒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后在靜安區就業促進中心與北站街道職業指導站的幫助下,對接了靜安區助力就業聯盟提供的免費就業服務,僅僅三天后,他就接到了諾姆四達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拋出的“橄欖枝”,找到了心儀的工作。
利用區域人力資源服務產業集聚優勢,靜安區盤活市場資源,發揮人力資源機構的市場配置作用。去年6月,該區支持成立了“靜安區人力資源機構助力大學生就業”聯盟,成員單位從最初的10家發展到目前的17家,形成以崗位推薦為基礎、疊加專業特色服務的服務模式,逐步顯現出“1+1>2”的服務成效。成立至今,聯盟已舉辦面試模擬沙龍、職業測評、專場招聘會等15場專題活動,為15家企業直播帶崗73個,服務237人,實現就業106人。當天,有9家“就業聯盟”單位在現場設攤,為學生們提供職業測評、簡歷制作、面試指導及崗位推薦服務。
見習收入近萬元
今年剛畢業于上海民航職業技術學院空中乘務專業的陸思佳,目前在上海蔚來汽車用戶服務有限公司見習。令許多人沒想到的是,盡管在見習期間,她的月收入已近萬元。
這是怎么回事?陸思佳告訴記者,一方面見習期間,企業為學員提供了高于市場平均水平的薪資福利待遇,每天都有200元的補貼;另一方面,她不僅能享受市級就業見習生活費補貼,還能額外享受靜安區政府給予本區戶籍見習生的補貼。
上海蔚來汽車用戶服務有限公司人事負責人介紹,作為靜安區就業見習基地之一,公司提供一對一帶教,推出146個就業見習崗位,學員及公司都能拿到政府補貼。
據了解,像蔚來服務這樣的就業見習基地,靜安共有44家,現階段提供270余個見習崗位,為待就業青年能力提升及實踐鍛煉提供機會,建立起見習到就業的垂直通道。靜安區全力保障服務舉措“一樣都不落”,持續擴大見習規模,不斷提高見習質量,多措并舉助力就業。
靜安區人社局局長王光榮表示,高校畢業生就業是整個就業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靜安區將進一步深化“政府-企業-高校”合作模式,全力保障“職業指導進校園、進社區”、“新興職業技能培訓”等靜安特色項目取得實效,為高校畢業生提供更精準高效的就業服務,助力高校畢業生實現高質量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