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3 閱讀次數: 778
“衣食住行、業教保醫”,其中,就業創業和社會保障都涉及到市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問題。鋼城區人社局通過“人社干部走流程”活動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走進企業和群眾,傾聽聲音、重構流程、轉變作風,深入推進就業創業、人才引育、技能培訓、社會保障等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工作,從百姓生活的一點一滴入手,用心、用情、用力開展工作,通過“三多三少”回應群眾期盼,努力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聚焦需求,多送一些就業技能
鋼城區人社局堅持需求導向,按照“應培盡培”“愿培則培”“需培就培”要求,面向各類就業人群,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屬于在職職工的,通過補貼形式動員企業和職工參訓提升技能水平;屬于未就業人員的,采取企業訂單式培訓,結業即上崗。僅2021年前三季度,開展職業技能培訓6386人次。
此外,針對區內技術工人技能鑒定要到市區,費時費力距離遠的現狀,申報設置2家人才自主評價試點企業,600余名技術工人參訓,高技能人才培養實現不離崗位、不出鋼城。
用活政策,減少一些就業成本
通過“雙精準”企業用工保障服務專項行動,統籌使用就業創業服務政策,減少群眾就業創業成本。“職工培訓獎補”,對參加技能培訓、以工代訓人員獎補資金合計達250余萬元;“失業人員紓困”,對下崗失業人員按時足額發放失業金1200余萬元,補助金193萬余元;“創業人員貸款扶持”,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254萬元,政府補貼利息406.1萬元,持續為省級創業型城市補充創業生力軍。在政策就業創業扶持方面,鋼城區已做到各類人群、各類企業全覆蓋。
鋼城區人社局充分利用“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民營企業周招聘月”等各項就業服務活動,為求職者和企業搭建供需平臺,多渠道提供就業機會,開展招聘會13次(其中線上招聘會2次、線下11次),參加招聘會企業200余家,提供就業崗位5000余個,達成就業意向1700余人,登記失業率始終控制在3.5%以內。
2021年上半年共開展職業技能培訓4371人次,其中企業職工崗位技能提升培訓2935人,“五類人員”99人,退役軍人適應性培訓43人,創業意識培訓104人,以工代訓培訓1190人次;2021年1-6月份完成城鎮新增就業2364人。
爭取扶持,幫企業多節約一點資金
近年來,鋼城區內企業受中美貿易爭端、疫情等影響,經營和發展壓力較大,鋼城區人社局積極爭取各類扶持政策,為企業節約資金。“企業用工減負”,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失業保險參保企業,返還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年內已扶持86家企業,193萬余元;“小微企業創業助力”,對符合條件的76家小微企業、16家個體工商戶發放一次性創業補貼補貼187萬余元;“階段性減免社保費”,免征中小微企業2020年2月-12月的社保費單位繳納部分,減半征收大型企業等其他參保單位(不含機關事業單位)2020年2月-6月的社保費單位繳納部分。
截止到2020年底,合計減免1253家企業社保費2.5億元。
換位體驗,助群眾少走一段彎路
組織開展 “人社干部走流程”活動,局黨組成員對照高頻事項清單,站在群眾立場深入體驗辦事群眾感受,以辦事單位群眾和經辦工作人員兩種身份,采取“親身辦”“陪同辦”等形式,通過線上、線下各種辦理渠道,幫助群眾群眾解決實際困難。組織開展了人社基層平臺建設專項活動,服務大廳實行“周末預約”、“周末無休”、“領導帶班”、“一窗受理”制度,有效減少群眾排隊,提高服務效率。全面優化社保關系轉移接續等160余項政務服務,接入各類網辦平臺,實現網上辦;梳理業務工作流程,下沉服務事項60余項,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基本服務已實現街道平臺就近辦理;涉及社會保險轉移等10項高頻業務已全面實行“跨省通辦”、社保個人權益打印等9項高頻業務全面實行“全省通辦”;與區內20余家銀行機構開展合作,社會保障卡領取實現即時制卡,即時領取。下半年,集中開展社會保障“政策找人”專項行動,完成全區18187名未參保、斷保人員的精準社會保障上門宣傳,累計發放參保明白紙2萬余份,政策問題宣傳手冊5000余份,提升了全區群眾社保政策知曉率,為實現“全民參保”目標更近一步。
各類保險擴面2700人,不斷擴大參保覆蓋面。截至目前,全區各類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已達23.5萬人。其中城鄉居民參保人數達10.3萬人,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12.9萬人,機關事業單位參保人數0.65萬人。職工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分別新增595人、621人、539人。城鄉居民養老金基礎養老金標準由147元/月提高到160元/月,保障能力持續增強。
督促協調,增多群眾權益維護渠道
鋼城區人社局作為農民工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牽頭部門充分發揮協調作用,制定年度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月度督導檢查活動。開展工程建設領域“鋼城無欠薪”行動,全力維護農民工群體利益。“搭建一個平臺”, 全區在建項目全部納入省農民工工資支付監管平臺,實現農民工日常考勤、撥付費用、專戶代發的數據化管理,督促有關企業、用工單位、工程建設項目主管單位及時處理欠薪預警;“形成一個體系”,建立全區根治欠薪聯合接訪調處工作體系,聯合住建、交通、水務、信訪、投資平臺、公安等職能部門建立信訪聯合接訪專班,實現復雜欠薪問題聯合接訪集中辦公體系;“推行一項制度”,設立以農民工“工長”為主體的欠薪治理網格員制度,實現轄區內欠薪糾紛就地調解、及時預警,多層面解決群眾利益訴求。前三季度,受理勞動維權舉報投訴案件1071起,為1127名勞動者追回經濟損失約1821.22萬元。
優化程序,減少職工維權辦理環節
在勞動者權益仲裁服務方面,鋼城區人社局開辟“綠色通道”,“容錯”受理、“簡易”仲裁。對涉及農民工、下崗失業、因工致殘等弱勢群體案件,按照“快立、快審、快結”原則,實行優先立案,優先審理,快速結案制度;對普通案件實行“一步到庭”和“立案導引”制度,把包含受理通知、舉證通知、開庭通知等在內的一系列仲裁文書一次性全部送達給當事人,省去當事人來回奔波,減少當事人維權成本。此外,對因年老、病重或者身體殘疾等原因行動不便的當事人或者有其他特殊情況的案件,采用一案一地的方法上門辦案。優化了庭審、調解等具體程序,對雙方達成一致的調解協議效力確認案件實行即時辦結制,提高了仲裁案件處理質量和效率,實現了案均耗時35天,比法律規定時限提速10天的預期目標。
此外,甘肅省臨夏州康樂縣是鋼城區東西部扶貧對口支援縣,也是勞務協作結對縣。鋼城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東西部協作工作,鋼城區人社局將實施東西部對口勞務協作作為落實省委關于“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部署的重要抓手,立足鋼城實際、結合對口縣勞務規模和特色,積極部署、扎實推進。截至目前,共安置康樂縣務工人員5批,4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