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4 閱讀次數: 3438
2017年是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的一年。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人社系統抓重點、抓改革、抓風險防控、促公共服務能力提升,圓滿完成各項目標任務,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人社工作圓滿收官。2017年12月25日-31日, 中國勞動保障報社組織開展了 “2017年人社十大新聞” 評選活動。 根據網友投票、人社部有關單位和專家評議,現將評選結果公布如下 (以事件發生時間先后為序):
1 職稱制度改革深化
2017年年初,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 《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 《意見》 提出, 通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 重點解決制度體系不夠健全、評價標準不夠科學、評價機制不夠完善、管理服務不夠規范配套等問題。力爭通過3年時間,基本完成工程、衛生、農業、會計、高校教師、科學研究等職稱系列改革任務;通過5年努力,基本形成設置合理、評價科學、管理規范、運轉協調、服務全面的職稱制度。
2 進一步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 就業創業新政出臺, 積極就業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
1月下旬,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 《關于進一步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的意見》。 《意見》指出,進一步創新體制機制,完善政策措施,健全服務體系, 加快構建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長效機制, 確保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動。
4月13日, 國務院印發 《關于做好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 《意見》 指出, 就業是13億多人口最大的民生, 也是經濟發展最基本的支撐。 《意見》就進一步做好就業創業工作提出了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支持新就業形態發展、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強化教育培訓和就業創業服務及切實加強組織實施六方面意見。
3 實施失業保險支持參保職工提升職業技能補貼政策
5月15日, 人社部、 財政部印發 《關于失業保險支持參保職工提升職業技能有關問題的通知》, 明確了參保職工技能提升補貼申領條件、 審核程序、 補貼標準、資金使用、工作要求等內容。
4 人力資源服務業收入首次突破萬億元
6月,人社部發布 《2016年人力資源市場統計報告》。2016年, 我國人力資源服務業收入首次突破萬億元,達到11850億元,比2015年增長22.4%,幫助超過1.8億人次就業或轉換崗位,為2820萬家次用人單位提供了服務。
9月29日,人社部印發 《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專業化、信息化、產業化、國際化的人力資源服務體系。
5 啟動治欠保支三年行動計劃, 國務院對省級政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實施考核
7月7日, 人社部辦公廳發布 《治欠保支三年行動計劃 (2017-2019)》, 提出用3年左右時間,形成制度完備、責任落實、監管有力的治理格局,實現被欠薪農民工比重逐年下降,力爭到2020年實現農民工工資基本無拖欠。
9月25日,人社部發布 《拖欠農民工工資 “黑名單” 管理暫行辦法》, 規范拖欠農民工工資 “黑名單”管理工作,加強對拖欠工資違法失信用人單位的懲戒,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12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 《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考核辦法》, 決定自2017年至2020年,對各省 (區、市)人民政府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實施年度考核,推動落實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屬地監管責任,切實保障農民工勞動報酬權益。
6 我國居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金牌榜、 獎牌榜和團體總分首位, 成功申辦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
10月14-20日, 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在阿聯酋阿布扎比舉行。 我國獲得15金7銀8銅和12個優勝獎, 金牌、 獎牌和團體總分均居首位, 一名選手獲得大賽唯一最高獎項———阿爾伯特·維達大獎。
10月13日,在阿布扎比舉行的世界技能組織全體成員大會一致決定,2021年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在中國上海舉辦。 在大會確定上海取得舉辦權前, 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過視頻向大會致辭, 代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表達對上海市舉辦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的堅定支持,承諾上海一定能為世界奉獻一屆富有新意、影響深遠的世界技能大賽。
4月7日,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來華對上海申辦2021年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進行考察評估的世界技能組織主席巴特利。11月21日, 李克強在中南海親切會見世界技能大賽上取得優異成績的中國選手。
7 黨的十九大隆重舉行, 十九大報告肯定了5年來人社事業成就, 對新時代人社工作提出新要求、 新目標
10月18日至10月24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勝利召開。黨的十九大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戰略部署,描繪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
十九大報告肯定了就業、社保、收入分配、人事人才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對新時代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提出了新要求。報告指出,就業是最大的民生。要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 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 完善政府、 工會、企業共同參與的協商協調機制,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按照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蓋全民、城鄉統籌、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
8 勞動人事爭議裁審銜接機制建設加強
11月8日, 人社部、 最高人民法院聯合印發 《關于加強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與訴訟銜接機制建設的意見》。 《意見》 指出, 積極探究和把握裁審銜接工作規律,逐步建立健全裁審受理范圍一致、裁審標準統一、裁審程序有效銜接的新規則新制度,實現裁審銜接工作機制完善、運轉順暢,充分發揮勞動人事爭議處理中仲裁的獨特優勢和司法的引領、推動、保障作用,合力化解矛盾糾紛,切實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促進勞動人事關系和諧與社會穩定。
9 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
11月9日, 國務院印發 《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實施方案》,決定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 《實施方案》指出,將中央和地方國有及國有控股大中型企業、金融機構納入劃轉范圍,首先以彌補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轉軌時期因企業職工享受視同繳費年限政策形成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缺口為基本目標,劃轉比例統一為企業國有股權的10%。
10 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取得突破性進展
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工作順利推進,全國所有省級異地就醫結算系統、所有統籌地區均已實現與國家異地就醫結算系統的對接,全國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定點醫療機構范圍繼續擴大。截至11月15日,全國跨省定點醫療機構增加到7801家,90%以上的三級定點醫療機構已聯接入網, 超過80%的區縣至少有一家定點醫療機構可以提供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