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0 閱讀次數: 514
11月9日,為期三天的國家醫保談判正式啟動。根據國家醫保局此前公布的《2021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通過形式審查的申報藥品名單》來看,本次醫保談判將涉及恒瑞醫藥、百濟神州、榮昌生物、羅氏、輝瑞等多家知名企業的多個重要品種。
中新經緯在國家醫保談判現場觀察發現,上午的入場企業包括羅氏、諾和諾德、揚子江、海思科、GSK、恒瑞、豪森、吉利德、江蘇艾迪、宜昌人福等。據悉,9日上午從9時起共進行五組談判,每組四家企業,半個小時。但從第二批開始,就有不同程度的延遲現象。國家醫保談判9日正式啟動。 中新經緯 王玉玲 攝
雖然談判采取分批分次叫號形式,不設等候席,但談判會場外,早上八點開始,不少藥企人員已在焦灼等待。“我們是后天參加談判,今年6月前通過NMPA(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批的都有資格參與,這次國談我們的競爭對手也來了,我們提前來打聽砍價幅度和入選企業。”一名不愿具名的創新藥企業人員告訴中新經緯。
“我們的領導進去半天了,還沒傳出來信呢,這次規則看來變嚴了,不能帶手機。”有藥企人士稱,之前幾次談判,有些價格信息被提前公布,所以這次藥企跟醫保局都提前簽了保密協議,不能透露信息。談判現場外,藥企人士透過屏風間隙觀察會場情況。中新經緯 王玉玲 攝
在現場,入選企業的談判代表需要寄存手機等個人物品,攜帶筆、紙以及計算器入場。業內人士透露,談判代表如果出來領取手機打電話,有可能是因為產品被砍價幅度超過預期,需要進一步請示公司領導意見。
除了少數幾位人員與媒體進行簡短交流,從會場談判完畢的藥企大多神色嚴肅,步履匆匆,表示一切以國家醫保局官方口徑為主。“這就像是每年一度的考試,藥企的生死線,大家都比較謹慎,不愿意多說。”有藥企人士如是說。
相較去年751個品種通過形式審查,今年進入談判名單的藥品大幅減少,僅有271個。
興業證券在近期發布的研報中表示,回顧過去幾年創新藥談判,基于藥物經濟學而得到的最終談判結果,談判成功的品種均取得相對較好的結果,無論是競爭格局較好的品種,還是競爭相對激烈的品種,在通過談判納入醫保后均能實現較快放量,給相應品種帶來收入和利潤的增長空間。
“總體而言,當前創新藥醫保談判制度已漸趨成熟和完善,預計未來談判結果大概率延續過去幾輪的整體降價幅度。雖然降價幅度不小,但在量價博弈后創新藥成功納入談判目錄,仍將為相應品種帶來增量貢獻,快速推進研發搶奪先發優勢以及合理的定價策略等方面將成為創新藥市場競爭的重要因素。”上述券商稱。
9日,醫藥板塊強勢反彈。截至發稿,共同藥業、拓新藥業“20cm”漲停,翰宇藥業漲逾16%,多瑞醫藥漲逾12%,誠意藥業漲停,康龍化成漲逾9%。
另據央視新聞消息,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談判超過20種國產創新藥參與談判。談判藥品涉及腫瘤藥物、抗病毒藥物、罕見病以及兒童用藥等。初步估算,三年來的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與談判前市場價格相比,通過談判降價和醫保報銷,累計為患者減負近1700億元,受益患者達1億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