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7 閱讀次數: 1494
美國學者呼吁轉變職場文化,以適應后疫情時代勞動力和社會發展需求。
每年的3月是美國的婦女歷史月,這期間政府和具有影響力的民間機構會舉辦各種活動,以頌揚和表彰婦女在美國歷史上作出的巨大貢獻。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美國斯坦福大學日前推出系列訪談“職場中的女性”,探討疫情將如何影響未來,特別是對女性發展有何影響。3月1日,斯坦福大學官網刊文介紹了該校商學院組織行為學副教授阿迪娜·斯特靈(Adina Sterling)的觀點。她認為,企業和各類機構需要改變與工作相關的價值觀,從單純地聚焦于生產率轉向更加重視創造力、問題解決能力和雇傭關系中的平等。
美國非營利組織全國婦女法律中心2022年2月發布一份簡報,對美國勞工統計局(BLS)公布的最新數據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自2020年2月起因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美國男性勞動力流失到2022年1月已全部補回,但女性勞動力仍存在100萬人以上的缺口,需要近10個月時間才能恢復到2020年2月的水平。這一顯著的性別差距反映了疫情期間兩性在照顧家庭方面的責任不平等。
斯特靈表示,為使女性重回勞動力市場,全社會應將疫情作為一個停下來重新思考事務優先級的機會。人們需要停止在職場中不惜一切代價提高生產率的做法,主動營造人性化的、健康的職場文化。
企業需要重新設定焦點,給予員工更多權利并優化職位設計,這樣人們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實現平衡。如果人們認識到過勞問題的普遍性,就有可能改進。不過,僅靠企業一己之力無法實現這些轉變,需要政府、企業、學術機構等各方開展廣泛合作。
除就業崗位之外,疫情對職場的沖擊還體現在社交網絡方面。一些研究顯示,由于疫情給出行和人際交往造成障礙,人們的社交網絡縮小了。在斯特靈看來,社會接觸面收窄可能導致同質偏好增強,人們更加傾向于同背景與自己相似的人打交道。但這種交流模式,將導致人們接收新信息、新觀點的概率減少。因此,后疫情時代應致力于促進社交網絡多元化。在這一點上,機構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斯特靈也表示,社交模式的變化也可能促使雇主采取其他方式維持業務正常運轉。例如,更多地通過在線公開招聘途徑選拔人才。這比平時常用的內部推薦更正式、更透明,能使過去難以進入特定社交圈的人也有機會被錄用。對于這一積極趨勢,她在關于疫情對勞動力市場影響的研究中已發現了初步證據。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