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7 閱讀次數: 1819
網友一:
在確定第一學歷之前,第一學歷最重要,在確定第一學歷以后,最高學歷最重要。確定第一學歷前,第一學歷最重要。很多高三學生在高考前,對于第一學歷是沒有概念的,有的學生甚至認為,即使考個大專,也可以專轉本,然后考研,考博的。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實際上第一學歷真的是非常重要啊。
1、影響就業。即使你將來讀了碩士,但是同樣是一個學校一個專業的碩士,如果你的本科讀了個野雞大學,你的同學就會被招聘單位優先錄用,而你就要看運氣了。
2、影響學習環境。普通二本的學生,聽著211大學畢業的博士給他們照本宣科的上課,同學們都是混學歷的,于是很容易就打著游戲混了四年。而985的學生,聽著國外名校海歸教授的先進理念,有著一群能力出眾的同學互相競爭和激勵,有著聽各種大牛演講的機會。就說前兩天去世的李敖大師,05年大陸行就去了三個學校,北大、清華和復旦。他為啥不去那些野雞大學呢?
3、影響人脈資源。其實一個大學的就業情況,主要是靠他們的學長學姐們在用人單位的表現來決定的。你想啊,某石油,某石化,董事長是XX大學的,那么對XX大學的認可度就高。而到底是985的畢業生更容易當老總還是野雞大學的畢業生更容易當老總呢?區別肉眼可見啊。進了企業之后,怎么晉升呢?如果領導本身就是同一個學校同一個專業的學長學姐,那肯定很好說話,如果是個野雞大學的,憑本事進了某些大企業,也很可能不會享受跟名校生一樣的升職機會。
網友二:
第一學歷是第一次普通全日制學歷,最高學歷不一定維護第一學歷。最高學歷是指通過進修后獲得的學歷,可能是碩士、博士等。比如一個人在本科讀了學士,又考上別的學校的研究生,那么第一學歷是指原學士的學校,最高學歷是考上的那個學校的碩士。
到底哪個重要,理性來說,視情況而定。有些單位看重第一學歷,因為這代表了你對高考的努力程度,代表了對待人生重要轉折點的重視程度。代表了大學階段你的狀態,你的觀念、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二本比不上一本的,一本的比不上原211、原985的。所以對于企業來說,第一學歷可能比較重要,第一學歷奠定了你的基本功是否好,重點大學跟著好老師出來的學生,和研究生是普通本科相比,企業選擇本科生的可能性更大一點。有些專業可能第一學歷就夠了,我們學校的程序員基本不讀研究生,因為普通本科畢業不僅能找到工作,而且薪水7000左右,在我們學校畢業生薪水排名靠前。
網友三:
有的讀書人有兩種學歷,第一學歷和最高學歷,兩種學歷一比較,當然第一學歷最重要!所謂“第一學歷”就是指國家“統招”就讀的最高學歷,比如說,高校統招你讀的是本科,這就是你的第一學歷,若讀的是大專這也是你的“第一學歷”,往下,中專、中技,以此類推。
如果你是大專畢業,縱然你是一個刻苦鉆研之人,以致于你后來成為其它門類的本科生或碩士、博士甚至是“海歸”碩士、博士。但這“第一學歷”的烙印將永遠在你身上磨滅不掉的。所以,現在這“第一學歷”“低”往往就成了這些人們心中的一塊“心病”了。
網友四:
看了幾個回答,似乎有必要明確下第一學歷和最高學歷的定義。第一學歷指的是獲得的第一個高等教育學歷,最高學歷是獲得的所有學歷中最高那一個,注意學歷和學位的區別。比如某人在A 校讀完本科,在B校讀完碩士,都獲得學歷學位雙證,在C校以非全日制教育的方式讀完博士并獲得博士學位但無博士畢業證書,在D校做過博士后,那么他最高學歷為B校碩士研究生,最高學位為C校博士,第一學歷為A校本科。
至于哪個更重要,還得看用人單位。我現先后在3家世界五百強企業工作,找工作時也曾面試過幾十家大大小小的公司,說說我的看法。一些國企和事業單位以及某些小公司可能會注重第一學歷,比如某國企招聘時要求本科和研究生院校均為211院校。
網友五:
首先,要先了解我們現在提升學歷的方式都有哪些?然后在逐一的去區分不同學歷提升方式之間的聯系。
第一、目前在社會中含金量最高的學歷只有統招,高中直接考入大專或者本科的。這一類只有高中在校生可以報考。稱之全日制大學。
第二、自考,字面上意思可以理解為自學考試。是廣大在職人員提升學歷的一種方式,這一類的含金量是僅次于統招學歷的。所考學校可以是985 211 也可以是普通學校。采取的是寬進嚴出,稱之非全日制大學。
網友六:
大學掛不掛科不能直接和好壞學生聯系起來,就如在社會上你不能因為某人做的一件事就單純的去判定這個人的好壞一樣。
就比如我們專業,期末的考試都是背誦,幾乎沒有個人發揮,說的不好聽些就和八股取士沒什么不同,如果是這樣的考試掛了科你能說這個學生就不是好學生?我們最多說他背誦能力不強,但也許他其他方面都還不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