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8 閱讀次數: 1823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美好的大學時光如白駒過隙,一閃而過,轉眼又到了畢業季。對于剛走出校園的大學畢業生來說,一方面憧憬著美好的未來、希望盡快找到理想的工作,另一方面身處還不熟悉的社會,心里多少還是有點忐忑不安。
畢業分別
社會是復雜的,畢竟不是曾經的象牙塔。在安全方面,求職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呢?
1、選擇正規的、沒有負面評價的招聘網站和人才市場的招聘會。
2、對于意向性的公司,最好是事先了解清楚情況(公司簡介、信譽度、地址等),不要貿然前去面試。
3、若面試地點在外地、偏遠或偏僻的地方,面試時間定在晚上的,務必要警惕!
4、決定去面試時,最好有親朋好友陪伴;若自己一人前去,將面試地點、時間等信息告訴親朋好友。
5、避免進入電信詐騙公司、卷入傳銷活動。
6、一旦發現上當受騙,要及時向當地勞動保障監察部門或公安機關報警。
招聘會現場
一些公司打著招聘的旗號,到處發布招聘信息,給人一種求賢若渴的感覺,常年都能看到這些公司“活躍”的身影。在求職過程中,若遇到這類公司需格外小心、謹慎,免得耽誤自己的寶貴時間,并且還要防止上當受騙。
現將這類公司招工的常用套路介紹如下,希望對求職者,特別是大學畢業生們有所幫助。
一、做廣告,提升公司形象和影響力
有些小公司為節省高額的廣告費,通常會采取在招聘網站上,長期發布招聘信息的方式,來為公司做宣傳、以提高公司的知名度。
這些公司也裝模作樣地邀約求職者前去面試,求職者被《招聘簡章》上的誘人待遇所吸引,而前去應聘。在面試過程中,面試官還“有板有眼”地向應聘者提出一些問題,但面試的重點卻放在向應聘者介紹公司的發展歷程、經營理念和“輝煌”成就上。不言而喻,面試結果往往都是石沉大海、杳無音信。
招聘企業向求職者宣傳公司
二、人員不穩定,是真缺人
經營狀況良好、美譽度高的公司,基本上都有能留住人才的薪資和福利待遇,員工一般都會保持相對的穩定性。那些常年在招兵買馬的公司,毫無疑問,員工的流失率是比較高的。
1、有些公司的生產一線員工,工作時間長、工作環境惡劣、工資低,員工進去之后,干不了幾天,就會提桶跑路。
2、有些公司為不斷引進一些先進的技術或者管理模式和方法,當公司將現在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的價值榨干后,就逼迫這些人員辭職,然后又在人才市場招聘新人。在這種公司做,基本干不長,除非你有不可替代性。
高層次人才辭職
3、有些公司內部管理混亂,不合理、不公平的地方太多,存在違反勞動法的問題,員工不是在鬧、就是在告(告狀),導致人員非常不穩定。
我曾見過一家建材公司,多次看見員工在公司門口拉橫幅鬧罷工。這家公司的大門口,長期張貼著《招工啟事》并且還在多家招聘網站上發布招聘信息。
過了幾年后,就聽說這家公司因經營不下去,被另一家公司收購了,其品牌和銷售渠道還是值錢的。所以這樣的公司最好不要去,即使你不小心進去了,一旦發現情況不妙,趕緊抽身走人才是上策。
三、套取求職者的既有成果
有些公司當遇到技術上的瓶頸或者管理上難題時,他們就借“高薪招聘”之名,邀約經過他們精心挑選出來的求職者去面試,安排的面試官常常是公司內層級比較高的專業技術人員或高管。
在面試過程中,面試官問得非常詳細,并且要求應聘者出具技術成果作品或管理業績證明。對于專業技術類或者管理類的求職者來說,看到面試官這么嚴肅認真、和藹可親,因珍惜面試機會,往往就放松了警惕,有問必答,以期面試成功。
應聘者回答提問
當面試官獲取了這些價值不菲的成果后,就意味著面試的結束。可想而知,面試結果是不會有下文的。
四、招客戶
像保險、理財、房產中介等公司,說句難聽的話,這些公司不是在招聘員工,而是在招聘客戶!大家都知道,在這類公司做,要出業績,需要有廣泛的人脈。
我有個朋友,收入比較高,他妻子在家里整天閑著沒事干,在其他寶媽的慫恿下進了保險公司做業務員。如果成天纏著親朋好友,動員別人買保險、買房,次數多了,大家就像躲瘟疫一樣,唯恐避之不及。
因業績需要,我朋友的妻子給全家老小都買了保險,全家人都成了保險公司的客戶!她經常在深更半夜和一些有”意向“的客戶在一起喝酒、唱K,結果把好端端的家也唱散了,兩人離了婚。
陪客戶唱K
五、賣求職者的簡歷牟利
這些公司通過多渠道地發布招聘信息,收集求職者的簡歷,然后將求職者的身份信息賣給一些不法分子。
六、招新人,趕舊人
有些公司為了規避經濟補償的問題,逼著老員工主動辭職。這些公司是這樣操作的:公司要裁員或者要逼走令公司不滿意的老員工,就對外招聘一些新員工進來,頂替或分擔這些老員工原來的工作。
老員工在無事可做的情況下,出于維護自己的尊嚴,一氣之下就辭職了。一旦新進來的新員工完成了逼走老員工的“任務”,接著又會被公司以莫須有的理由逼走。
員工離職
這是重點:
1、多個心眼,要有警惕性
就業形勢嚴峻已是不爭的事實,這兩年特別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就業形勢更是雪上加霜。
一些不良企業和不法分子,利用廣大求職者就業心切、期望高薪的心理,打著招聘的幌子,玩套路、設陷阱,讓不知真相的求職者往套里鉆、往坑里跳,給求職者造成心理傷害和財物上的損失。所以作為求職者,要提高識別套路、陷阱的能力!
2、拒絕交納各種費用
政府勞動人事部門早就規定:用人單位招聘時,不得收取求職者任何形式的報名費、培訓費、押金等費用。求職者若遇到此類情況,必須堅決拒絕。更不能受不法分子的威逼利誘,去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