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hh51f"><cite id="hh51f"></cite></p>

    <ruby id="hh51f"><mark id="hh51f"></mark></ruby>

      <p id="hh51f"><cite id="hh51f"></cite></p>

        <ruby id="hh51f"></ruby>
          <del id="hh51f"></del>

          <pre id="hh51f"></pre>

                    <pre id="hh51f"><mark id="hh51f"><thead id="hh51f"></thead></mark></pre>

                      提高基層醫療水平 抓好慢病管理?

                      2018-03-19 閱讀次數: 2371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民小康。健康中國的建設從哪里開始?日前,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普愛醫院腎內科主任董駿武教授向記者談了他的觀點:健康中國建設,從慢性病管理開始。

                      董駿武說,目前我國慢性病患者超過2.6億人,且還在快速增長中。2012年全國居民慢性病死亡率為533/100000,占總死亡人數的86.6%,導致的疾病負擔占總疾病負擔的近70%。慢性病對國民健康和國民經濟構成了嚴重的威脅與挑戰。

                      現在百姓醫療中有很多困惑,為什么許多病一看醫生就是中晚期,而早期沒發現呢?以我國尿毒癥透析患者為例,目前登記的血液透析患者已超過48萬人,這其中近40%的患者在第一次看醫生時,就被診斷為尿毒癥晚期,到了要透析、要搶救的程度。病情一旦到了需透析、搶救的程度,費用能不高嗎?我國居民中慢性腎臟病的發病率為10.8%,約1.2億慢性腎臟病患者,其中終末期腎臟病患者超過200萬人。這是嚴峻的公共衛生問題。有人說,現在醫療的主要問題是看病難、看病貴。但董駿武認為,更突出的問題是:“看病亂”。盡管分級診療、全科醫生簽約推行了很多年,為什么大家仍感到不盡人意呢?慢性病患者仍然感受不到家庭醫生的持續關懷呢?

                      董駿武分析我國的“看病亂”,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醫師的執業培訓制度不合理。我國全科醫生培訓體系剛剛起步,有待逐步完善及推廣,而專科醫生培訓體系尚未起步。現在一說就是分級診療,可為什么國家出臺了那么多的優惠傾斜政策,百姓還是不愿意到社區就醫呢?舉一個例子,常常有慢性腎臟病患者在基層被當做高血壓病診治多年,結果疾病快速進展到尿毒癥。這能怪社區醫生嗎?要知道基層醫生在考取行醫執照后幾乎得不到完整的全科醫生培訓機會,更談不上專科醫生培訓了。住院醫師培訓是醫學院學生畢業后醫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這個階段,至少需要在大型的教學醫院接受3年,個別專業長達8年的培訓。住院醫師在上級醫師的指導下進行臨床實踐,通過規范的要求和嚴格的考核,從而學習到在某一認可的醫學專科領域中合格醫生所必需的知識、技能和態度。這一制度自德國于19世紀末實行以來,經過美國的大力推廣和不斷完善,已被世界各國醫學界所認可。我國缺乏完善的醫學再教育體系,大醫院可以源源不斷地培訓合格的醫生,而基層醫院卻陷入病人寥寥無幾、專科不全面、缺乏培訓醫生的必備條件、收入低、醫務人員待遇差、留不住優秀醫務人員的惡性循環。

                      二是慢性病與常見病被混為一談。需要明確的概念是:慢性病不是小病而是大病。慢性病有幾個特點:具有隱匿性強,開始時不易被發現;具有難治性,需終身治療;具有進展性,病情不斷發展,如果得不到積極管理及控制,會發生多種并發癥,致死率高。對慢性病的治療和管理,需要醫生接受完善的專科培訓。同我們常見的診療模式不同,慢性病管理是指組織慢性病專業醫生、藥師及護理人員,為慢性病患者提供全面、連續、主動的管理,以達到促進健康、延緩慢性病進程、減少并發癥、降低致殘率、延長壽命、提高生活質量并降低醫藥費用的一種科學管理模式。因為多方面的原因,我國尚缺乏科學完善的慢性病管理體系。

                      三是付費方式和績效評估不合理。由于缺乏科學的付費制度,慢性病防治陷入重檢查、重治療、輕預防、輕隨訪管理及質控管理缺失的局面。在績效評估方面,各級衛生管理部門多將門診人次、住院人次作為正向數據,代表了醫療管理部門的業績,但是也有些國家是將疾病的控制率作為業績,而將疾病的住院率作為負向數據統計。慢性病治療和管理的目標,是控制疾病的進展,維護患者的健康,減少患者的住院率、致殘率、死亡率。

                      董駿武認為,健康中國的建設應該從慢性病管理開始抓起,優化醫生的規范化培訓,建立合理的診療付費體系。只有這樣,才可以從根本上減少過度醫療、過度檢查,推動慢性病管理,遏制慢性病的增長率,減少患者的住院率、致殘率、過早死亡率等。這是《“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要求,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入新時代后,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必須要關注的重點之一。

                        <p id="hh51f"><cite id="hh51f"></cite></p>

                        <ruby id="hh51f"><mark id="hh51f"></mark></ruby>

                          <p id="hh51f"><cite id="hh51f"></cite></p>

                            <ruby id="hh51f"></ruby>
                              <del id="hh51f"></del>

                              <pre id="hh51f"></pre>

                                        <pre id="hh51f"><mark id="hh51f"><thead id="hh51f"></thead></mark></pre>

                                          婷婷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