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hh51f"><cite id="hh51f"></cite></p>

    <ruby id="hh51f"><mark id="hh51f"></mark></ruby>

      <p id="hh51f"><cite id="hh51f"></cite></p>

        <ruby id="hh51f"></ruby>
          <del id="hh51f"></del>

          <pre id="hh51f"></pre>

                    <pre id="hh51f"><mark id="hh51f"><thead id="hh51f"></thead></mark></pre>

                      怎么向員工解釋繳納社保和公積金的好處?

                      2018-06-13 閱讀次數: 2442

                      提問:

                      員工對繳納社保和公積金的抵抗情緒較大,從人事行政或管理者的角度,怎么向員工解釋社保和公積金的好處和疏導這種情緒呢?

                      回答:

                      如果只考慮員工個人角度,還是比較容易說清的(同時考慮單位會復雜一些):

                      1算清楚成本和收益

                      1)養老保險——個人繳費部分全部進入養老個人賬戶,個人賬戶的錢也是歸屬個人的,而計算養老金時除了個人賬戶養老金還有基礎養老金。第一種情況是:個人賬戶領完了人還活著,社保會持續發到去世;第二種是個人賬戶沒領完,那余額也是歸屬個人的,可以清算。也就是說,如果只考慮個人投入,那肯定是合適的。(2)醫療保險——個人繳費直接進入醫保個人賬戶,而且單位繳費也有部分劃入;就算你沒使用過統籌報銷,個人賬戶還是歸屬你的。(3)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個人0繳費,個人角度沒有投入,只有收益。

                      4)失業保險——這個沒有個人賬戶設計,確實不失業領不到待遇;但這個險種繳費不高。(5)住房公積金——公積金都是個人賬戶,不但個人繳費,連單位繳費都劃入,全部歸屬于個人。

                      其實,看完上面你就會發現:國家在制度設計時早就考慮了個人動機。一些個人賬戶的制度設計,確保了個人歸屬,有利于調動參保積極性。你把個人賬戶原理講清楚,個人基本上就不會太排斥了。

                      2看清楚現在和未來

                      農業時代靠土地養老;而工業化、城鎮化后,人和生產資料分離,中國也明確將取消農村城鎮戶口區別。人和生產資料分離,不可能再延續土地養老,社保養老是現實必然選擇。

                      社保養老實際上就是延期支付,年輕時多些積累,年老時持續穩定。想想父母吧,我們年輕時不繳費等到我們到那個年齡時靠什么養老?

                      公司為大家繳納五險一金,本身是在履行社會責任,也是看得更長遠,希望每個員工未來都有保障。


                        <p id="hh51f"><cite id="hh51f"></cite></p>

                        <ruby id="hh51f"><mark id="hh51f"></mark></ruby>

                          <p id="hh51f"><cite id="hh51f"></cite></p>

                            <ruby id="hh51f"></ruby>
                              <del id="hh51f"></del>

                              <pre id="hh51f"></pre>

                                        <pre id="hh51f"><mark id="hh51f"><thead id="hh51f"></thead></mark></pre>

                                          婷婷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