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0 閱讀次數: 4322
既然找工作這么難,我們是否要學會妥協和將就呢?理性的答案是:要。
首先,這里所說的“將就”是面對現實困難,調整過高的預期。
比如,有些畢業生非央企、國企等500強大企業不去,起薪非五位數不去,工作地點最好是江浙滬,連上海郊區也不考慮,還有要加班的不考慮……總的來說就是希望“錢多事兒少離家近,企業還要有名氣”,這種就業心態就需要調整。
怎么調整?比如,作為有活力的中小企業可以考慮考慮,起薪低一點沒關系,現階段能養活自己就行……工作地點除了江浙滬,合肥、武漢、成都、長沙等準一線城市機會也很多。另外,作為年輕人也要有更強大的職場承壓能力,適度加班、出差等是不可避免的。
其次,“將就”有時需要我們打破常規,著眼新的機遇。
我們大學生朋友一方面感覺工作難找,甚至感嘆“風口行業”都已過去,殊不知,當下看似不起眼、無人問津的職業,卻潛藏在經濟發展新的賽道中。
比如,現在各區都在招聘核酸檢測員,是不是可以嘗試起來?“團長”火熱,能否從這個新職業入手、尋找更大的商機?公共崗位目前大量向大學生開放,要不要嘗試下社工,從基層干起、歷練和人打交道的基本功?
總之,現在的“將就”,是為了以后的“不將就”。
現在的“將就”,可以看成是大學生職場路上的每一個臺階,只有拾級而上,才能距離自己的目標和夢想越來越近。否則,堅持固有目標等待“完美”的工作,那可能只有一次次失望,并錯失更多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