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0 閱讀次數: 1134
聚焦“重要窗口”、聚力龍泉復興,奮力打造一座獨具匠心的文化名城。
站在慶祝撤縣設市30周年、紀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15周年之際,龍泉全市上下搶抓機遇,順勢而為、乘勢而上,以高質量譜寫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的龍泉嶄新篇章,讓“好龍泉”煥發出新時代的生機與活力。
作為青瓷之都、寶劍之邦,近年來,龍泉始終將劍瓷文化作為最大的特色來抓,堅持一手抓劍瓷文化弘揚,一手抓劍瓷產業培育,全力做好劍瓷文化的“深化”“物化”“轉化”工作,致力加快推進青瓷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走進人心,努力重現“青瓷之路——開放之路”輝煌,讓青瓷因世界更加精彩,讓世界因青瓷更加絢爛。
暢游甌江山水詩路,共品千年龍泉青瓷。12月10日,第三屆世界青瓷大會開幕,讓我們相約龍泉、共襄發展!
弘揚特色文化
擦亮金字招牌
不久前的11月23日,“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發展論壇”在嘉興烏鎮開幕,大會聚焦數字賦能、共創未來,集中呈現了互聯網技術最新成果。值得一提的是,龍泉青瓷再度作為大會定制禮品被贈送給世界各國政要及全世界互聯網企業“巨頭”,這也是龍泉青瓷連續第七年閃耀大會。
龍泉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陶瓷歷史文化名城,一直以來,當地堅持大格局弘揚特色文化,加大產業“轉化”,推進富民增收。“十三五”期間,龍泉劍瓷產業由傳統的藝術品逐步向日用品和藝術品轉變,呈7:3結構;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2019年5.21%,劍瓷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增加至2019年的23.25億元,同比增長18%;企業數已達900多家,就業人數近2萬人,形成了完備的產業體系。
龍泉還進一步加大行業新經濟、新業態培育,鼓勵企業拓展線上新渠道,促使企業跨界、產品跨域、資本跨入,實現經典變革,催生營銷新模式,融入新經濟“紅海”。去年7月,國有獨資“劍瓷商城平臺”正式上線運營,當年年底就實現銷售額1.3億元,今年1至10月,“劍瓷商城平臺”銷售額已經達到1.93億元,納稅約470萬元,新增分店開設27家,合計實現103家分店平臺共建共創。據不完全統計,龍泉青瓷、寶劍在抖音、快手、一件、東家、微拍堂等平臺的直播電商數量如雨后春筍般增長,僅今年就開設了800多家。
同時,龍泉還通過開展系列活動,全面構建起“線上線下同步聯動、業內業外同頻共振、跨界融合共生共享”的立體式宣傳推廣。今年8月2日,“問海借力?滬享龍泉”健康生活暢享季活動在上海啟動。活動高舉“麗水之干”行動旗幟,用好“問海借力”金鑰匙,全方位接軌大上海,高質量融入長三角,努力將龍泉打造成為上海市民體驗特色風情的理想之所、感受自然魅力的絕佳之處、享受生態精品的首選之地。
活動還在中國第一高樓上海中心大廈舉辦了《時代與經典——龍泉青瓷龍泉寶劍精品展》《一代龍泉——8090青年藝術展》,展出76位省級以上龍泉青瓷、龍泉寶劍大師潛心制作的精品之作,以及龍泉青瓷新生一代翹楚的代表之作。龍泉市領導在開展儀式現場發出倡議:期望以劍瓷為媒,讓藝術走進生活,讓生活充滿藝術,共享品質生活;讓非遺魅力走向世界各地,與全球各界朋友深化交流,兼容并蓄,推動劍瓷技藝和文化從“各美其美”到“美美與共”的升華。
如今的龍泉,劍瓷文化產品、文化產業、文化經濟迭代發展,特色競爭優勢加快形成,發展動能不斷積蓄,當地正以更加開放、更加立體、更加自信的姿態展現歷史文化名城的別樣風采。
重現昔日繁榮
重辟開放之路
站在新的歷史節點上,立足龍泉青瓷“人類非遺”和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始發地的獨特資源,龍泉正以國際視野重新審視傳統文化,通過高水平展示劍瓷文化“深化”“物化”“轉化”工作的成效和成果,聚力推進龍泉加快建設一座獨具匠心的文化名城。
去年7月,“天下龍泉——龍泉青瓷與全球化”特展在故宮博物院開幕。展覽以龍泉青瓷為視角,通過來自42家國內外文博機構的833件(組)文物,闡述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鑒與發展,是歷來關于龍泉青瓷的展覽中展品數量最多、來源最廣、產地最繁且體現多元文化的一次展覽,立體化地展現出宋元以來陸上及海上陶瓷之路的興盛發達。短短三個月,便吸引上百萬世界各地青瓷愛好者前來參觀。
千百年來,絲綢之路所承載的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精神薪火相傳。以龍泉青瓷等為代表的中國外貿商品,正是“絲路精神”的重要體現,是東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是世界各國共有的歷史文化遺產。
上世紀90年代初,四川遂寧金魚村就發現了一處我國迄今為止最大、最完整的宋代瓷器窖藏,經清理發掘,出土龍泉窯青瓷342件。為了讓歷史上遠銷外地的龍泉青瓷回歸故鄉,去年,龍泉繼舉辦“故宮龍泉青瓷回家展”“海絲之路?南海一號龍泉青瓷歸源展”后,再次以高規格形式舉辦“天府之路?四川遂寧龍泉青瓷歸源展”。
龍泉青瓷,世界定位。這幾年,龍泉還以青瓷為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節點城市舉辦或參與了系列青瓷展、文化論壇、學術交流等活動,積極延續中國陶瓷文化的傳播之路,以接軌的力度拉快發展的速度。去年6月,在韓國首爾、西班牙馬德里均刮起了一股濃濃的龍泉風,隨著“聽瓷語?觀世界”龍泉青瓷展暨“龍泉青瓷溯源之旅”旅游推介活動的開展,青瓷之美、龍泉之美、中國之美給兩國民眾留下深刻印象,龍泉青瓷也在異國他鄉大放異彩。
大興劍瓷經典
賡續民族瑰寶
劍瓷文化是龍泉最亮眼、最具代表性的黃金品牌,是獨一無二的專屬標簽。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來龍泉考察時,殷切囑托:龍泉青瓷、龍泉寶劍是民族瑰寶,一定要好好保護、傳承和弘揚。
如何將劍瓷文化作為最大特色、最大潛質,既弘揚劍瓷文化又發展劍瓷產業,做深做實劍瓷文化“深化”“物化”“轉化”工作,加快推動劍瓷文化走向世界各地、走進千家萬戶?
龍泉市委十四屆九次全會明確提出,要推進劍瓷文化系統研究。依托劍瓷文化研究院、故宮博物院龍泉窯研究中心、麗水學院中國青瓷學院等平臺資源,結合時代特征深入研究和發掘提煉劍瓷的核心文化內涵、抽象表達外延,重點開展劍瓷與全球化、劍瓷與新時代和劍瓷與生活美學等方面研究。
要打造劍瓷文化標志產品。堅持組團式開發、抱團式發展,有機融合劍瓷元素、歷史場景、鄉愁記憶,將散落的文化遺址、產業園區、特色景區串點成線、串珠成鏈,聚力打造城市文化客廳、大窯龍泉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青瓷文化創意園、青瓷小鎮、寶劍小鎮、西街歷史文化街區、省級青瓷文化旅游度假區“一廳兩園兩鎮兩區”劍瓷文化旗幟性項目。
要壯大劍瓷特色產業。深入開展龍泉青瓷龍泉寶劍歷史經典產業振興行動,聚焦科技研發、創意設計、人才培育“前端”精準發力,品牌塑造、市場拓展、銷售管理“后端”持續給力,推動劍瓷文化產業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著力構建更趨多元、更富活力、更具特色的劍瓷文化經濟形態和經濟體系。
站在“走進新時代、應對新挑戰、構建新格局、奮進新征程”的新歷史節點上,龍泉將牢牢把握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和長三角一體化、“海西區”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更加自覺扛起維護、建設和展示“重要窗口”的責任擔當,科學回答好“龍泉發展六問”,當好世界級龍慶經典文創區創建模范生,著力開啟劍瓷產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