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1 閱讀次數: 1843
洞庭之南,芙蓉國色。一方紅色熱土,推動高質量發展闖新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3次到湖南省考察調研,為湖南發展錨定新坐標、明確新定位、賦予新使命。三湘四水間,湖南省持續完善工傷保險制度體系,不斷擴大工傷保險覆蓋范圍,積極推動公務員參加工傷保險工作,健全公務員權益保障機制。
非凡十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填補制度空白,消除保障死角,工傷保險的陽光雨露灑向社會每個角落。
市州早期探索 形成良好共識
長期以來,公務員和企業職工實行不同的工(公)傷保障制度。
“工傷職工按照2003年頒布的《工傷保險條例》相關政策核報工傷醫療費用和相關待遇,而公務員發生工傷職責不明確,政策不清晰,需要在制度上進一步完善。”湖南省人社廳副廳長周光明說。
事實上,公務員要求參加工傷保險的呼聲一直很高。“除了工傷發生率較高的公安、消防、城管等部門,機關事業單位發生生產性工傷事故概率低,這是公務員群體一直未納入工傷保險保障范圍的主要原因,但該群體發生工傷的風險同樣存在,尤其是基層公務員。”湖南省人社廳工傷保險處處長廖云飛認為。
針對這一局面,湖南省部分市州探索開展了公務員和參公管理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參加工傷保險工作。
2006年,永州市工傷保險經辦機構成立伊始,即推動公務員參加工傷保險;2009年,永州市實行工傷保險基金市級統籌,統一公務員參保政策,持續擴大工傷保險覆蓋面。
“2010年,郴州市所有機關單位、參照公務員管理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在職人員全部納入工傷保險參保范圍,以各單位全體工作人員應發工資之和為基數,按0.5%基準費率繳納工傷保險費。”郴州市工傷保險服務中心主任胡江說。
此前,公務員公傷認定、待遇享受涉及組織、民政、財政等部門,“九龍治水”造成部門工作職責不明確,認定鑒定標準和程序不統一,也導致結果差異和相互攀比。
“湖南部分市州公務員參加工傷保險后,規范了公務員群體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的程序,理順了職責,切實保障了工傷職工權益,在各級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中形成了良好共識。”廖云飛說。
在探索過程中,湖南各試點地區之間存在政策不一致、待遇不平衡等問題。比如,有的地方完全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執行,有的地方機關公務員參加工傷保險以后,工傷保險基金僅支付工傷醫療待遇,其他待遇依然按照原政策、原渠道解決。
“經過十余年探索實踐,湖南省人社系統上下形成共識--隨著工傷保險統籌層次提高,必須出臺全省統一的公務員參加工傷保險的政策,把公務員統一納入工傷保險制度保障范圍。”周光明表示。
全省統一制度 強化頂層設計
2020年3月19日,在長沙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局,抗疫英雄魯力家屬收到工傷保險部門優先支付的88.38萬元一次性工亡待遇。
作為長沙市交通運輸局岳麓大隊大隊長,魯力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連續工作54天,因勞累過度、心臟驟停而去世。
經過細致周密調查,長沙市人社局對“逆行”抗疫英雄魯力同志出具《認定工傷決定書》;用速度傳遞溫情,開通“綠色通道”,上門受理工傷待遇申請,在短短2小時內便完成系統審核、待遇確認、出具支票等一系列工作,及時妥善支付工亡待遇。
公務員是社會主義事業中堅力量,將公務員納入工傷保險覆蓋范圍,對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完善工傷保險制度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2021年,人社部、中組部、財政部、退役軍人事務部、國家稅務總局印發《公務員工傷保險管理辦法》,把公務員納入工傷保險制度范圍,保障發生工傷的公務員依法依規享受工傷保險權利。
“在人社部明確公務員參加工傷保險的具體要求之后,湖南省人社廳在省內外多次調研,會同相關部門協商研究,結合本省實際和市州經驗,出臺全省統一的《湖南省公務員工傷保險管理實施辦法》。”周光明說。
推動公務員工傷保險制度改革,是湖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十四五”規劃的重要內容,更是不斷完善工傷保險制度體系、不斷擴大工傷保險參保人群、切實保障公務員權益的必然要求。
《實施辦法》保障遭受工傷的公務員及時獲得醫療救治和工傷康復,并依法依規享有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生活護理費、一次性工亡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等補償待遇。“將公務員納入工傷保險制度范圍,解除公務員后顧之憂,有利于穩定公務員隊伍,保障公務員合法權益。”長沙市工傷保險服務中心主任王平感嘆。
“將公務員與企事業單位職工一視同仁納入了工傷保險制度范圍,充分體現省委、省政府對全省公務員的關心愛護和保障支持。”長沙市天心區紀委監委派駐區政府辦紀檢監察組干部姜越君欣喜不已。
《實施辦法》出臺后,永州市公務員工傷保險實現全覆蓋。“之前由于省一級沒有明確政策,少數單位參保意識不強,人社部門無法采取強力措施促進公務員參加工傷保險。”永州市人社局工傷保險科科長胡樂兵說,《實施辦法》促進工傷保險待遇公平,公務員工傷后待遇得到保障,相關工作職責進一步明確,工作流程大為簡化。
明確細化政策 認真抓好落實
“受傷之后,我第一時間接受醫療救治,在我住院期間,定點機構就介入制定康復訓練計劃,為我準備康復訓練。”炎炎夏日,永州市某機關公務員龔廣峰很感動。7月初,在永州市直單位職工籃球賽小組賽上,他因拼搶激烈而摔倒受傷,被診斷為交叉韌帶斷裂、半月板損傷。
當初,永州市工傷保險服務中心主動上門服務,龔廣峰所在單位申報登記參加工傷保險。今年1-7月,該單位共繳納工傷保險費8253元。
龔廣峰算了一筆賬,1個多月住院期間報銷醫療費用7萬余元,轉入康復機構后,康復費用1.5萬元;經傷殘等級評定為十級傷殘,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5.2萬余元,共計13.7萬余元。
今年以來,湖南省人社部門全面落實機關公務員參加工傷保險工作,對公務員工傷保險政策進行解讀,對征繳業務、參保登記經辦業務、工傷保險待遇、權益申報進行說明。
中央在湘單位、省直機關、參公事業單位公務員如何參保?
因工作調動、與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等情形,如何支付待遇?
《實施辦法》一一明確細化。
“截至目前,湖南省各級機關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全部納入工傷保險制度保障范圍。”周光明說。
為適應“互聯網+人社”工作的大趨勢,湖南省以金保二期工程為依托,加強信息化建設工作,構建業務流程一體化、服務內容便民化的信息化應用格局。
“長沙啟動工傷認定網上經辦模塊,將公務員工傷認定申請納入網上申請,工傷職工和用人單位‘足不出戶’即可辦成工傷認定事項。”王平表示。
下一步,湖南省將加強與公安、民政、衛健等部門之間的經辦銜接,實現數據共享,避免待遇重復享受;完善相關政策體系,認真抓好政策落實,維護公務員工傷權益,推動工傷保險事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