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3 閱讀次數: 864
直播帶“策”、線上受理審批企業社保業務……這些是基層社保窗口經辦人李沛瑣碎的日常。他是西咸新區養老保險經辦處綜合業務科副科長。黨的二十大提出,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一名黨員,李沛說,要利用信息化手段,解決企業在社保辦理中的急難愁盼,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實、更可持續。
社保服務“不見面” 事兒照辦!
一塊藍色背景板,一部手機、一張辦公桌,李沛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黑色制服,上午10點半,直播準時開始。
“‘愛上月亮’她提到一個問題是,44歲女職工原企業繳費18年,現在原單位不給繳費了,她可以50歲退休嗎?
——可以啊,退休的條件就是女性滿50周歲,繳費要滿15年,她肯定是可以辦理退休的。沒有單位的話,在靈活就業也是可以申請辦理的。”
“‘簡潔’問的是,我們單位新開戶需要什么資料?
——你在咱們釘釘就可以開戶……”
不到半個小時,直播間進來了100多人。辦理退休手續、申請社保緩繳、轉移社保關系、領取相關待遇……有的問題很瑣碎,有的問題重復問,但涉及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李沛一一耐心解答。
“記者:給大家講了一個小時,感覺如何?
李沛:習慣了,這是我們每天的正常工作,這個其實對我們直播人員也有一定的要求,你要對這個政策非常清楚。”
李沛所在的西咸新區養老保險經辦處,涉及西安、咸陽兩市所轄7縣23個鄉鎮和街道,所服務的企業達到1.1萬戶,參保職工30萬人。近兩年,受疫情影響,社保“咨詢難”是參保群眾急難愁盼的突出問題。咋讓群眾少跑腿,數據多跑路?李沛一直在這上“動腦筋”。
“因為直播咱們年輕人也看的比較多嘛,我是看了其他先進省份有一些抖音政務直播,包括一些直播軟件啊,我就自己研究了幾個軟件。”
隨著微信開通公眾號直播功能,李沛申請了一個視頻號,跟“西咸新區養老保險經辦處”官方微信公眾號捆綁,每一次開播前,關注他們公眾號的群眾都會收到提醒。試播了幾期,群眾反響強烈。
“大家就說,那你這個能不能不要一周就搞那么兩三次啊,鑒于群眾的需求,我們就是先內部培訓,一對一的去帶他們,條件都成熟了之后,我們就開始常態化直播。”
從今年7月份以來,累計開展80多次直播,服務8000人次。“直播帶策”已成為李沛和同事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李沛說,黨的二十大對促進我國社會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提出新要求,作為一名基層社保窗口經辦人,深受鼓舞,也深感責任重大。
“為人民群眾服務好的前提,就是你要多利用新的技術手段,堅持做數字化轉型。”
10月27號上午,陜西杰爾森人力資源開發有限公司社保經辦人王萌坐在辦公桌前,正通過釘釘群咨詢企業緩繳社保費的相關政策,很快,就有工作人員答復,一問一答,不到10分鐘,就解決了她的困惑。
王萌:“我跟西咸新區養老經辦中心(處)打交道處理養老業務的話一直都是通過釘釘,釘釘提交審批,釘釘上咨詢,就是方便快捷。”
今年5月底,我省推出企業社保緩繳政策,李沛他們第一時間在釘釘上開通了企業緩繳線上備案流程,及時將這項惠企政策落地。
“把大量的窗口前臺工作放在后臺線上受理審批,根據業務需求及時開通臨時審批通道。”李沛告訴記者,按照我省打造“一主兩翼”智慧社保服務體系的要求,2018年10月,他和同事改造升級了西咸養老“釘釘”線上審批平臺,為企業辦理16項高跑動、低風險業務。
據統計,釘釘平臺上線4年多來,西咸新區養老保險經辦處年均辦件2萬多筆,讓群眾少跑腿8萬多次。
在西咸新區營商環境與政務事項考核評比中,西咸新區養老保險經辦處榮獲“跑動情況”和“全程網辦”兩項第一名,27個事項中有18項到現場大廳次數為0,“最多跑一次”占比100%。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安全規范、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李沛說,社保經辦服務作為重要的民生保障項目,就是要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西咸新區養老保險經辦處綜合業務科副科長李沛:“主要還是滿足咱們人民群眾的需求,我也是見證了這十年咱們養老保險經辦的飛速跨越式的發展,包括信息化的手段不斷的提高,我們是想把‘最多跑一次’做到‘零跑腿’,這是我們的目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