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4 閱讀次數: 1279
“我原本守著一點山地種點糧食蔬菜和打零工,收入不多。現在依托鎮里的‘共富菌園’,自己不用出任何成本,僅需勞動2個月時間,今年已收到10041元,真是好!”近日,松陽縣玉巖鎮周坑村的村民葉石玄新高興地說。
葉石玄新所說的“共富菌園”是松陽縣玉巖鎮今年謀劃實施的促農增收項目,以“政府+家庭農場+低收入農戶”模式,通過新建菇棚,鼓勵支持部分具備勞動能力、增收意愿強烈的低收入農戶,通過香菇種植增收致富。
今年共有5戶低收入農戶加入“共富菌園”隊伍,年齡最大的74歲,平均年齡接近60歲,每戶低收入農戶管護2500袋,共發展共富菇12500袋。
“共富菌園”建在榮富家庭農場附近,農場負責人季榮富是玉巖鎮有名的香菇種植能手,從事食用菌生產30年,在他的帶動下,其所在的吳往自然村香菇周年化生產基地于2018年開始反季節香菇示范生產,已帶動一批村民參與種植,甚至吸引周邊縣市區菇農來學習經驗技術,因此,鎮政府也將“共富菌園”項目任務落到季榮富身上。
據介紹,季榮富還承諾低收入農戶可以向其家庭農場賒購菌棒,將菌棒管理到出菇階段后,交由低收入農戶自行管護,其間免費提供技術指導,幫助低收入農戶掌握種植技術,產出的香菇由其包銷,將銷售收入支付給低收入農戶,甚至免費提供住宿方便農戶種植采摘。
“反季節高溫香菇出菇期約3個月時間,低收入農戶自己不用出任何成本,僅需參與香菇出菇管護期間2個月左右時間,即可增收7000-10000元。”季榮富說。
正是在他的指導幫助下,10月初,四茬反季節香菇全部采摘完畢,5戶低收入農戶收入最少的有7716元,最多的則有11697元,戶均純收入近萬元。
“我們要把這種模式推廣到全鎮,像洋坑村也新建了香菇基地,采取類似模式促進低收入農戶的增收。”松陽縣玉巖鎮黨委副書記邱河杰說,今后“共富菌園”還將吸納更多的低收入農戶,也將新建更多“共富菌園”幫扶他們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