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8 閱讀次數: 1676
在余杭區黃湖鎮青山村,有個“未來鄉村議事會”,在這里自由職業者們可以與村干部一同暢所欲言,為村里的發展建言獻策,同心協力促進鄉村振興。
近年來,杭州市余杭區委統戰部創新工作機制,探索自由職業人員統戰工作,在黃湖鎮成立了杭州市首個以村為單位的新階層人士統戰組織——“青山同心薈”,建立了“未來鄉村議事會”基層協商議事機制,讓自由職業人員以“青山同心薈”會員身份參與到鄉村治理中。一批獨立設計師、藝術家等自由職業人員組成的“黃湖青山青年智囊團”,參與到青山村未來鄉村鄰里中心、未來鄉村風貌帶、樹橋頭藝術村落等規劃設計中,助力“未來鄉村”建設與共同富裕。
此外,黃湖鎮還建立落實自由職業人員列名聯系制度,持續推進“自然好鄰居”計劃,探索建立“未來鄉村”人才落戶政策,對自由職業人員助力共建共富進行了有益嘗試。
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余杭區因勢利導,發揮自由職業人員積極作用,激活鄉村振興“新引擎”。余杭街道永安村以前是余杭區的經濟薄弱村,2017年的集體經濟收入還只有28.5萬元。在從事農業創新的自由職業人員帶領下,永安村的農戶們科學種植優質水稻,當地村民的收入得到提升。截至目前,“永安大米”累計銷售額已達1600多萬元。
如今,永安村完成了傳統農村的華麗轉身。以永安村為核心打造的“稻香小鎮”成為了“網紅村”,年接待游客約10萬人次,產生的經濟收入超過1000萬元,永安村也獲評“杭州市首批共富村”和“杭州市首批未來鄉村”。
位于杭州市西部山區百丈鎮的傳梭博物館,見證了自由職業人員鄭芬蘭20年的尋梭之旅。館內收集了22000多把梭子,是全國首個紡梭主題博物館。
“建設傳梭博物館的初心就是讓手工藝實現在地活化,構建起一條城市與鄉村雙向激活與聯動的產業鏈,充分聚合在地村民、返鄉創客和手藝人,使其主動參與到鄉村振興中來。”鄭芬蘭說。帶著這樣的初心,一個涵蓋傳梭博物館、鄉野廚房以及手工藝特色鄉村民宿織宿的“傳梭天地城鄉聯動綜合體”應運而生。不少手工藝人、企業家從城市回歸鄉村參與共建,越來越多的當地村民也帶著百藝加入到綜合體的建設隊伍中,百丈鎮走上了鄉村文化產業共富之路。
在余杭區,越來越多的自由職業人員利用自身的人文歷史、專業能力、社交輻射等優勢,在生態保護、產業發展、文化傳承等方面施展才華,成為推動當地鄉村振興強有力的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