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9 閱讀次數: 1092
北方的8月,是大批農作物快要成熟的時節。8月24日,在位于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的棗莊龍潤農業生態示范園內,20多名農民工技術員正動作嫻熟地進行黃梨果期營養管理。
“多虧有了這些農民工技術員,我們園里的土地才長出了 ‘金子’!”看著一排排果樹, 棗莊市十佳新型職業農民、棗莊龍潤農業生態示范園理事長鄧連修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鄧連修和他的農業生態示范園是當地科技創業興農的典型。 今年以來,薛城區聚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在農民工創業園、 合作社實施 “人才+科技”工程,以人才驅動創業創新發展,破解農民工創業“人才荒”,為農民工創業注入了有力的 “科技動能”。
“田秀才”不斷涌現
據薛城區人社局負責人介紹,薛城區是資源枯竭型工業城區, 以前農村青壯年大都外出打工, 留在家里種地的多是老人和婦女。 很多外出農民工通過打工積累了一定資金、經驗后,就返回家鄉創業。但是,農業創業項目中農技人才嚴重缺乏,科學技術是個短板, 薛城區一度出現農民工返鄉創業發展后勁不足的局面。
今年年初,薛城區成立了由“一把手”擔任組長的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邀請省、市專家學者科學論證后,開始實施市民下鄉創業、能人回鄉創業、 企業興鄉創業戰略。 人社、科技、農業部門積極提供政策、技術、資金等支持, 引導農民工崇尚科學技術,參與生態農業、文化旅游、電商等特色產業發展,爭做對家鄉沃土有感情、懂技術、會管理、闖市場的新型農民工。
同時,薛城區實施新型農民工培訓計劃,依托專家工作室、 行業協會、專業合作社、示范基地,選聘了一批以技能大師、 土專家為主體的名師創業指導專家。 這些專家與農民工結成對子,開展一對一幫扶。
今年以來,薛城區人社局聯合科技、農業部門集中農業科技培訓資源,已培訓特色產業新型農民工500余人,一大批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的“田秀才”涌現出來,成為鄉村振興的骨干。
“科技股”助推創業致富
沙河崖青蘿卜合作社是薛城區創業示范園區,入園創業農戶107戶。“現在,我們有了自己的育苗基地、農技服務隊、批發市場,還打出了自己的‘沙河崖’品牌。社員能享受全產業鏈服務,畝均年收入比入社前提高了3000元以上。”沙河崖青蘿卜合作社負責人單德密說。
為了推動農民工創業,聚集人才創業,薛城區引導農村科技人才領辦、創辦、興辦產業協會和合作社,鼓勵農民以土地作價、農技人員以技術作價入股,把農村土地、勞動力、技術、資本等要素進行重組和優化整合,充分發揮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
此外,薛城區采取 “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帶動農戶規模化發展特色種植、養殖產業,帶動村民致富。
截至目前,該區有扶持農民工創業的省級創業示范園區2個、市級創業示范園區2個,全區累計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491家、 創業家庭農場99家,培育種糧大戶156家, 扶持創業農民工864人,幫助從業農民年人均增收1.2萬元。
----文章來源:中國勞動保障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