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hh51f"><cite id="hh51f"></cite></p>

    <ruby id="hh51f"><mark id="hh51f"></mark></ruby>

      <p id="hh51f"><cite id="hh51f"></cite></p>

        <ruby id="hh51f"></ruby>
          <del id="hh51f"></del>

          <pre id="hh51f"></pre>

                    <pre id="hh51f"><mark id="hh51f"><thead id="hh51f"></thead></mark></pre>

                      廣東省大力推進工傷預防體系建設

                      2016-07-26 閱讀次數: 3665

                          近年來, 廣東省加強工傷預防體系建設, 建立了經費保障機制。2012年至2014年, 廣東省提取使用工傷預防費10118萬元、9395萬元、7805萬元, 有力支持了工傷預防工作的開展。

                         建立費率浮動機制發揮杠桿調節作用

                         為了做好工傷預防工作, 廣東省人社廳指導各地制定了 《工傷保險費率浮動管理辦法》, 并且根據工傷保險費收支率、 工傷發生率等情況,定期調整用人單位的工傷保險繳費費率, 推動工傷預防重心下移到企業。

                        深圳市對于工傷保險費收支率低于30%則分檔降低繳費費率, 高于100%的單位再根據工傷發生率(以2.0‰為基準) 分檔提高繳費費率; 對于應下浮或執行基準費率單位發生因工死亡的, 按行業基準費率上浮一檔執行; 對于通過安全生產標準化評級的單位, 下浮一檔執行。

                        針對行業工傷風險情況, 廣東省人社廳開展了工傷預防項目研究, 掌握工傷發生規律, 理清工傷風險點, 采取針對性預防措施, 為開展工傷預防提供科學依據:

                        東莞市邀請專家團隊研究制定了 《五金模具行業工傷預防標準》,目前正在5家企業推廣。

                        中山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 開展了五金行業非致死性職業傷害影響因素與干預措施研究, 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干預措施, 提高了用人單位工傷預防和控制工傷事故的能力。

                        廣東省還建立了工傷預防費績效評估機制,提升資金使用效能。

                        首先, 優化項目評估流程。 用款單位撰寫績效自評報告上報人社部門進行總體評價, 通過績效評價, 改進、 調整和優化工傷預防經費支出方向和結構。

                        其次, 量化項目評估指標。 他們實行三層級指標設置, 科學規劃全年項目工作落實情況, 對實施效果進行量化評估。

                        最后, 強化項目監督管理。 工傷保險職能部門每月對資金投放、預撥、 使用進行檢查; 財務和基金管理部門每年年底檢查經費管理使用情況。

                        建立培訓教育機制提高工傷預防技能

                        近年來, 廣東省人社廳通過“社保部門出資、 多部門聯合、 專業機構提供培訓服務” 的方式, 開展工傷預防培訓教育, 突出在4個“注重”上。

                        注重部門聯動。 他們發揮人社部門的經費優勢, 安監部門行政執法的職能優勢, 衛計和住建部門的管理優勢, 多部門聯動, 對參保企業進行培訓, 形成合力, 提升了培訓效能。

                        注重方式方法。 他們針對培訓內容和對象, 采用講授法、 實操演練法、 案例研討法、 宣傳娛樂法等進行培訓。

                        注重重點推動。 他們以高危行業、高危崗位、工傷事故發生率較高的企業,以及相關人員為培訓重點,提高了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并通過回頭看活動檢驗培訓效果,使受訓企業的工傷事故發生率明顯下降。

                        注重互動參與。 廣州、 東莞、佛山等市開展了職業健康持續改善計劃培訓項目, 以高風險行業參保單位為對象, 運用雙向互動模式,鼓勵生產一線職工及管理人員參加培訓, 提出改善工作環境建議, 協助企業建立內部職業安全健康委員會、 完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制度,增強了職工勞動保護意識, 改善了企業安全生產環境, 減少了工傷事故發生, 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我省為職業健康培訓項目投入了745萬元, 對340家工傷事故發生率、 職業危害因素較高的參保企業的近6萬名職工和管理人員進行了培訓。” 廣東省人社廳工傷保險處處長李輝介紹說。

                        建立部門協作機制構建齊抓共管格局

                        做好工傷預防工作, 需要多部門協作。 為此, 廣東省人社廳建立了獎勵激勵機制, 充分調動了參保企業積極性。

                        他們與安監部門對參保企業進行安全生產考評, 對工作好、 工傷事故發生率低的企業給予通報表彰和物質獎勵, 支持用人單位的工傷預防項目經費, 激發了參保企業的積極性。 比如, 深圳市從2006年起, 社保局與安監局聯合舉辦 “工傷預防先進企業評選表彰活動”,召開工傷預防先進單位表彰大會,并在主流媒體上對數十家先進企業事跡連續報道。

                        廣東省各級工傷保險部門與安監、職業衛生、住建等部門,在工傷預防宣傳培訓、信息共享、監督檢查等方面開展合作。 省人社廳與住建廳、地稅局、安監局舉辦培訓班,對建筑施工企業進行相關政策培訓。

                        廣州市人社局與安監局聯合制定了 《關于聯合開展工傷預防及安全生產宣傳培訓工作的通知》 《關于開展工傷預防性職業健康檢查與檢測工作的通知》, 共同開展工傷預防工作, 加強高危行業和事故多發企業的檢查和監管。

                        珠海市人社局、 安監局、 總工會等部門成立工傷預防工作領導小組, 負責指導和部署全市工傷預防工作。

                        東莞市社保局與安監局成立了工傷事故預防工作小組, 社保部門接到重大工傷事故的報案后, 及時通知安監、 衛生部門, 要求參保單位明確安全生產整改措施。

                        另外, 廣東省人社廳還建立了職業危害防控機制, 促進早期發現預防, 他們把噪音、 粉塵、 有毒有害等職業病危害企業列為工傷預防的監控重點領域。

                        自2010年以來, 廣州、 珠海、東莞、 佛山、 惠州、 中山、 江門、順德等市, 通過基金補助參保職工職業健康體檢與生產場所職業危害因素監測項目等方式, 對部分企業勞動作業環境提出整改建議, 協助企業建立職工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建立職業健康檢查與有害因素檢測數據庫, 在早期檢查、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職業病的 “三級預防” 機制上取得了較好效果, 累計投入工傷預防經費6600萬元、補助職業健康體檢33.67萬人次, 從源頭上抓職業病防控, 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成效。


                        <p id="hh51f"><cite id="hh51f"></cite></p>

                        <ruby id="hh51f"><mark id="hh51f"></mark></ruby>

                          <p id="hh51f"><cite id="hh51f"></cite></p>

                            <ruby id="hh51f"></ruby>
                              <del id="hh51f"></del>

                              <pre id="hh51f"></pre>

                                        <pre id="hh51f"><mark id="hh51f"><thead id="hh51f"></thead></mark></pre>

                                          婷婷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