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8 閱讀次數: 1202
一、專業能力
對hr來說,專業能力必不可少。在企業,能讓hr生存的必備武器就是專業能力,沒有專業能力,就無法得到部門的認可。那我們該如何提高我們的專業能力呢?
第一,刻意訓練
有了方向之后,我們需要具備相應的能力。提升能力最好的方法是刻意訓練。美國著名作家格拉德威爾在其著作《異類》中提出了10萬個小時理論。說明成為天才需要10萬個小時。我覺得10萬個小時太長,但是也給了我們啟發,專家是可以訓練出來的。只要我們有合適的方法,刻意訓練,我們就可以快速成長起來。
那我們該如何刻意訓練呢?有兩個步驟:第一個步驟,用思維導圖法,構建你所在領域系統的知識體系。你可以通過網上搜索、專業書籍、培訓等方式,將你需要學習的專業知識全部記錄在本子上,然后進行結構化的梳理,找出你這個領域的核心能力。比如講師的核心能力是演講、專業知識運用。第二個步驟,針對核心能力,制定提升計劃,進行刻意訓練提升。
第二,選擇自己擅長的領域做專做精
一個人如果做著自己擅長的工作,往往會做得很有成就感。因為擅長,所以容易出成果。容易出成果,就能得到別人的認可,職業成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我第一次創業失敗,就源于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情。那時公司剛開始,急需開拓市場,所以我選擇了做銷售,而放棄了講課。但我發現,自己并不擅長做銷售。無論自己怎么努力,我的能力沒有發揮出來。
后來我分析,我擅長的事情是寫文章、講課,不擅長的事情是銷售。
同樣的道理,做hr一定要做自己擅長的模塊,才容易成功。如果你不擅長,這些都跟你無關。多花點提升自己擅長的技能,讓它更長,對你來說,成長更快。
第三,做到走心有目的性的努力
我們仿佛學了很多東西,花了時間去提升,但卻發現所有東西都只是學了表面,沒有一樣是深入的。
我們到圖書館,去書柜找了很多書,恨不得把所有的書都搬到桌子上,恨不得馬上就看完所有的書,恨不得馬上就吸收所有的知識。
于是每一本書都只是走馬觀花,書一本本翻完了,到傍晚離開圖書館的時候卻發現,桌上的書都看完了,裝進腦子里的知識卻沒有。
所有的東西,如果你只是停在表面,那你和它的關系最多就是一面之緣。就像遇到一個漂亮的女孩子,在你沒有了解她的內心之前,她是不會為你所有擁有的。
時間花費了,知識也溜走了,你說你花了很多時間看了很多書,有用嗎?
撒網式的提升,最終捕到的都是能力的小魚,能力的大魚是需要你在選定一個職業目標后,用時間編制的大網才能捕捉到的。
看似你很努力,其實一點都沒有學到。
真正有效的能力訓練,不僅僅是橫向地涉獵,更重要的是要縱深式學習。我們90%以上的時間應該花在縱深式學習上,而很多人卻恰恰相反。
當你花了很多時間努力地去提升自己,卻發現自己并沒有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那你應該問問自己,你的學習與提升是否有足夠的目的性?
只有在一個方向上鉆研,你才能成為專業的佼佼者。
二、表達能力
表達能力對hr很重要,把一件事情跟別人講清楚,讓別人認可,是一種本領。
比如我們在公司推績效管理項目,如果別人讓你簡單地介紹下這個項目,你會怎么介紹?你如何講得讓大家信服,讓大家有要做的意愿?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個講話的公式,讓你真正做到可以在別人面前清晰地表達一件事情。
這個公式是:
背景+現狀+得到+要怎么做
這個公式適用于你向別人介紹一件事情,適合的對象是項目負責人、公司hr、經理、總監、總經理、老板等管理者。
這個公式,可以讓你在任何場合都能夠迅速組織語言,進行即興當眾講話,讓你能夠做到會講。
這個公式可以解救很多不會說話的管理者。
公式中的“背景”,指的是你說事情的背景,主要分析它的來源;“現狀”指的是現在這件事發展到什么程度了;“得到”指的是你們將從這件事中得到什么;“要怎么做”指的是接下來,你們要采取什么行動。
舉例:
假如你是一名項目負責人,你肯定經常要跟公司的領導者介紹項目。比如有一個工程項目,你希望在會上向別人闡述清楚這個項目,以得到別人的認可,你可以用這個公式來進行:
這個工程項目在去年我已經跟了,是政府合作項目,項目非常大。(背景)
現在這個項目已經進展到招標階段,前期我們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現狀)
如果這個項目能夠拿下來,對我們的影響有兩方面,一是我們的利潤可以達到1000萬,二是我們的影響力會大大增強。但是也有資金方面的風向。(得到)
接下來,如果我們要做的話,那就必須要成立項目小組,然后還要招20個人,項目工期是1年。看看公司怎么決斷。如果確定做,我們一定全力以赴做好。(要怎么做)
這個公式,在很多商務場合都可以用到,如果你想成為一名有影響力的管理者,這個公式可以幫助到你。
三、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們在工作中,經常會遇到很多問題。新的問題或者舊的問題,層出不窮,這讓很多人疲于應對。在我看來,解決問題能力,是一個人非常重要的能力,特別是對于hr來說。曾經聽一個hrd說,hr不是在解決問題,就是在解決問題的路上。
我覺得對很多人來說,解決舊問題不是事,關鍵是新問題的解決。對hr來說,我們每天面對的都是新問題,因為管理本就無標準,都要根據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情境等做出不同的反應。所以我覺得解決問題能力真的是優秀hr必備的能力之一。那我們該如何來快速提高這種能力呢?
我的建議,要想快速提高解決問題能力,你必須做到兩點前提:第一,學會掌握事物的底層規律,世界很熱鬧,但高手會自動忽略現象去追尋本質;第二,懂得遷移,說句人話就是舉一反三。“一技通,百技通”,當面臨新領域和新問題的時候,高手的認知模式和對于事物規律把握的體驗可以讓他比普通人更快速地切入、理解和掌握(遷移)。
那些問題解決高手,他們遇到任何問題,都能夠迅速提出解決方案,暫且不說方案正確與否,從這點來看,他們為什么能夠做到迅速提出解決方案?我覺得有三種原因:第一,他們曾經解決過這樣的問題,有經驗;第二,他們善于用經驗解決類似的問題;第三,他們決策能力強,善于從多種解決方案中做出最優決策。
基于以上分析,要提高解決問題能力,可以從以下步驟進行:
1、了解問題。了解問題最快的方法就是拆分問題。當我們遇到一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這個問題的原因、背景、解決的關鍵點,然后將問題拆分成幾個可解決且易分析的問題。比如,有一天,你遇到一個同事要辭職這樣一個從來沒有遇到過的問題。面對這個問題,你可將它拆分成三種要素:第一,原因:跟直接上級鬧矛盾;第二,背景:現在公司正快速發展,急需人才。第三,解決問題關鍵點:留還是不留?
2、快速遷移。這是提解決問題能力最關鍵的一步。高手每遇到一個問題,他馬上就可以判斷:知道這個問題和以往哪些問題類似;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解決這些類似的問題。所謂大道至簡。
過往經驗中,自己辭職,hr都會找我談話,他們談話的目的就是想我留下。所以當我遇到這種情況,我首先想到,我也可以用這種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3、提出方案。要解決他留還是不留的問題,我首先需要征求他們部門的意見才能確定。如果留,那我就用留的方法,如果不留,那就用不留的方法。
4、做出決策。知道你的目的是什么,你才能做出最佳的決策。
5、總結問題。多總結你做過的事情,你吃苦的虧,總有一天,你解決問題的能力會快速提高。
四、預判能力
在我看來,預判能力是一個優秀hr和普通hr最重要的區別之一。我覺得我剛從事hr的時候,領導問我:對警察來說,有兩種考核指標,一種是破案率,一種是犯罪率,你覺得哪種比較好。我說肯定是犯罪率比較好。因為破案率再高,但是犯罪已經發生了,這對社會來說已經造成損失;但是犯罪率低,說明警察的預防好,社會治安好。我還拿深圳的治安做例子。現在深圳各個地方都有很多巡防,其實就是在做預防,將犯罪率降到最低。
警察的預防,其實就是hr的預判。我們做hr,做任何事情,首先要預判到結果,并且通過各種措施,將壞結果降到最低。
做hr有很多風險,稍有不慎,就會惹火上身,比如勞動法不熟悉,可能會被員工告;做事不考慮結果,可能會影響全體員工;不懂一些hr的潛規則,注定吃虧。
那我們該如何提升自己預判能力,有兩點:
第一,多學勞動法知識,提升風險控制能力。高要求一點,需要大家對勞動合法每一條都要熟悉;低標準一點,你至少要對勞動合同法一些關鍵點要了然于胸吧。否則別人把你賣了都不知道。所以現在,把勞動合同全部打印出來,看五遍,然后再針對案例進行解讀,這樣很快可以熟悉。還有就是要學會在工作中運用這些知識;還有就是可以跟冼律師學習下。
第二,做事之前先想想后果。記得以前有一個同事,她是做薪酬的。有一天,公司一個分管研發的副總叫她發一份銷售人員的工資表給他看。她一聽是副總的要求,想都沒想,也沒征求上級的意見,就發過去了。結果,被公司老板發現,最終被通報批評了。原因是公司薪酬保密,分管領導只能知道自己分管人員的工資。所以做事之前,一定要多想想自己做了這件事,會有什么后果。
五、深入業務的能力
懂業務已成了優秀hr的要求。不懂業務,做的方案就難以落地。那我們該如何提升深入業務的能力呢?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么是懂業務。
第一,懂公司是做什么的。比如公司產品是什么?客戶是誰?商業模式是怎么樣的?競爭對手有哪些?上下游企業有哪些?公司的swot分析是怎么樣的?
第二,懂公司的業務流程。比如公司的組織結構是怎么樣的?崗位設置如何?崗位編制如何?每個崗位都是做什么的?輸出的結果是什么?公司的業務流程如何?各個部門是如何協調運作的?
第三,懂業務的痛處。每個部門的痛處都不一樣,有的部門痛招聘,總是招不到人;有的部門痛人才流失,總是留不住老員工;有的部門痛員工積極性,員工工作無激情。有的部門痛無考核,做好做壞都一樣。了解他們想要,你才能真正幫助到他們,得到他們的認可。
其次,針對以上,要做到懂業務,我覺得可以以下幾方面入手:
第一,不管公司的組織結構和崗位說明書有沒有,你最好自己做一遍。有一個hr的朋友,他說每去一家公司,不管領導有沒有要求,他的第一件事就是用軟件重新做一遍公司的組織結構,然后再花一個月時間,將所有崗位說明書梳理一遍,一個月后,他對這家公司的整體架構和人員情況了如指掌,后期開展工作就很有針對性了。
第二,試著自己去畫一下公司的業務流程圖。了解公司的業務節點,知道每個節點輸出的結果是什么,哪個節點最關鍵,哪個節點問題最多。
第三,多去一線部門轉轉,多跟一線部門的人員聊天,了解他們的困難和需求。有時跟部門負責人聊天,你就知道他們最關心的是什么。
第四,如有機會,參與公司的項目性工作。項目性的工作一般都是團隊作戰,你有很多機會與其他部門員工協同合作,而且一般項目都是深入業務層面,通過完成項目,你對公司的業務會有更深的了解。
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所有,有疑問,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