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5 閱讀次數: 1293
HR會不會都有這樣的感覺,每招聘到一個人是幫助他人找到一份工作,同時為用人部門解決了一個困難。每次和員工談話之后,是在幫助他們走出困惑,每次績效考核之后都是對員工的激勵,同時也是幫他們找到不足。但是,HR做惡人的時候似乎更多。
一、HR和財務的恩恩怨怨
財務部門和HR部門之間互相看不慣由來已久。甚至有人說,HR應該凌駕于財務之上。作為一個學了5、6年財務,又曾經查了20年賬,自認為略懂財務的HR,我是不同意這種說法的。
HR沒能力也沒資格凌駕于財務之上。財務可不僅僅是會計,會計是整個財務管理工作中最基礎的部分。如果用HR看得懂的東西來打個比方,那就是會做個員工花名冊,就等于人力資源管理了嗎?這是不是很可笑?但是HR為啥認為財務等于會計呢?那是因為HR根本看不到財務管理真正的內容,再或者說,真正的財務管理的內容放在HR眼前,是根本看不懂的。
HR能接觸到的財務工作,估計也就是個稅計算和薪資發放了,最多加個社保福利。但是這些在整個財務管理工作中,又是非常邊緣的內容。也正因為很邊緣,才給HR有可以發揮的余地,要不然都是財務的事情了。
對于公司來說,不管什么業務,最終都是資本和人的活勞動的結合才能形成盈利。這也就是公司經營的全部內容了。因此,管好人和用好錢是公司經營的兩只手,不存在誰凌駕于誰的問題。
二、裁員不要往死里弄
最近這段時間,各個HR群里咨詢裁員的明顯多于其他內容。裁員這個問題其實很敏感,我們從不教授違法的方法,也不會教人使陰招。為什么呢?我們要從歷史上去找經驗教訓。有個成語“請君入甕”知道嗎?這就是前車之鑒。
HR別以為把員工攆走了,賠償壓到法定補償之下是自己的本事。還有句成語“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你怎么知道今天你用來對付員工的方法,明天公司不會用到你自己身上呢?所以,在裁員的時候,一定要留有余地,給自己留足后路。世事有輪回的,說不定明天就會輪到自己。
各種陰招我會不會呢?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我知道的陰招當然很多,但是我從來不教人,至少從來不會公開教授任何陰招。當然,對于一些吃里扒外的員工,有時候也會用些方法來解除。但是,這首先要確認,過錯在員工方。
其實,所有職場人的困惑,HR都會有。不要以為自己是做員工職業生涯規劃的,是做組織發展的,好像對未來都看得很清楚一樣。其實完全不是這么回事。我們做的這些都是基于自己的職業角色,是立足于當下的企業,離開了這個平臺,這些工作內容是毫無意義的。這也是我為什么一直反對在這類工作上去“參考”、“借鑒”其他公司做法的原因。兩個公司之間的差異太大,這種抄襲不會給自己的公司帶來任何益處。
三、HR要清楚自己的定位
很多HR不甘心自己在公司的配角地位,總幻想著能走到舞臺中央,總覺得公司經營靠自己。這種思想很危險。HR在公司里就是一個二線部門。即便在國企,即便組織人事部門合署辦公,即便組織人事部門的領導是班子成員,一般來說,排名也不會太前,而且也極少從組織人事部門的領導直接變成公司的主要領導。
放在私企里,人力資源在圈子里吹得再牛逼,在自己公司里到底是什么地位,自己心里清楚。當然,出于某個領導的個性,可能比較張揚,比較強勢,但是HR的基本地位是不會改變的。這方面可能HR自己沒有太大的感覺,如果做過HR,再去其他部門任職,有了比較之后會有感覺了。
其實,在一個公司里要活得夠長,活得夠滋潤,一定記住我的忠告:不要有權。權力是矛盾焦點,在一個公司里如果能力不足以決定公司生死,卻想有決定公司生死的權力,這個叫做德不配位。德不配位會死得很難看。
當一個人主要是建議權,而不是決定權的時候,就會變得游刃有余。因為這個地位上,不與人爭功,又沒多少責任需要承擔,不在風口浪尖,不引人注目,自然就可以進退自如。
HR別太把自己當回事,就會變得從容些,不會輕易進入風暴口,在公司里反而矛盾少些。讓自己變成潤滑油,看上去沒有作用,實際上無處不在。可惜,能做到這一點的HR,極少,極少,極少。
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所有,如有疑問,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