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9 閱讀次數: 982
作為HR,了解業務是對我們本職工作最基本的要求。但事實上我們很多時候都專注于自己的專業工作,卻忽略了去深度了解業務的職責。
然而,要了解業務本身并不容易。舉個例子,很多HR了解業務想到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參加業務部門的會議或者看他們的各項分析報告,但其實這樣獲取的信息大多是表面的抽象的,而且很多分析也是片面的,往往是事后諸葛亮,或是倒因為果。
那到底如何培養自己的業務思考能力,從而深度的了解業務呢,小匯今天就簡單和大家聊一下。
了解哪些內容?
我們常說“業務”包含哪些內容呢?
財務指標:銷售額/毛利額/凈利額/現金額/營收額等,除了你要知道這些數據以外,你還要學會看懂基本的財務報表,知道財務管理規律。
盈利模式:說白了就是你要清楚的明白公司是通過什么賺錢的,這種賺錢方式是如何形成的,賺錢的形態是如何的。
產品特點:我們企業的產品有哪些優勢,會給客戶帶來哪些價值,它可能存在的劣勢有哪些,改進的空間有哪些?
客戶群體:我們的客戶在哪里,這個群體會有哪些特征,這個群體都在關注什么?哪些人可能會成為我們的客戶(潛在客戶)?
區域特性:不同區域的客戶有哪些不同的特征,哪些區域為我們帶來最大的價值,哪些區域是我們未來著重要去發展的?
競爭對手:在行業里,有哪些我們看到了就恨得牙癢癢的競爭對手,又有哪些值得尊敬的競爭對手?
競爭優勢:相對于這些競爭對手,我們的產品/服務優勢是什么,同時我們的市場覆蓋率有多少?
宏觀環境:國家提供這個產業的宏觀環境是如何的,目前大市場環境如何?
產業鏈條:這個產業鏈是如何運作的,如何賺錢的,如何投入的?
核心人物:在企業的業務線中,最關鍵的核心人物是誰,他們的特點如何,以及他們的權利分布如何?
如何了解業務?
第一:調整并完善自身知識框架
了解業務首先要完善自己的知識框架,僅僅有人力資源管理的專業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你需要全面掌握戰略管理、財務管理、營銷管理、運營管理等組成企業業務活動的各項要素。
如果你不了解這些,也一定不會去思考為什么郭敬明的電影可以比馮小剛的票房高幾倍,難道真的是因為腦殘多嗎?你也一定不會知道為什么現在越來越多的潮汕牛肉火鍋店出現對傳統四川火鍋意味著什么?你雖然知道肯德基賣油條了是因為本土化,但你一定不知道肯德基為什么要賣長短胖瘦一樣的油條... ...
不要說這些和你沒有什么關系也沒必要去思考,這些問題背后隱藏的就是企業對業務把控和布局,,每一步都有環環相扣和步步為營的玄機。
第二:摸清行業態勢及企業發展門道
一開始,你可以選擇關注你所在行業最熱點的公司(因為最熱的公司相關資料最多),了解企業組成,摸清企業發展。
接下來你要利用與業務相關的行業集會(博覽會、招商會、訂貨會、參展會)接觸企業、了解產品,認識同行(不要只想著去招聘會!),同時如果能營銷自己就再好不過了。
然后利用工作崗位關系,摸清企業各個部門的情況(這是HR最有優勢的地方),了解公司的核心業務與核心競爭優勢;
最后自己通過了解企業優劣,判斷發展空間,找出企業可能存在的瓶頸,試著自己提出解決方案,以更加深入的了解業務。
第三:理清數據背后的邏輯關系
這個方面也是需要下點硬功夫,面對手里的一堆數據,光自己懂是沒有用的,還要讓別人也懂,所以理清這些復雜數據背后的邏輯關系并表達出來很關鍵。
首先要明白你想在數據里挖掘出什么,然后想象一下怎樣把你挖掘出的信息表達出來,EXCEL自帶的柱狀圖,線圖什么的是遠遠不夠的。有時候還要自己創造一些邏輯關系圖,幫助你更好的了解業務模式內在的聯系。
搞清楚數據之后,你的肚子里有了點干貨,如果能把干貨講清楚就完美了,你分析的東西自己最了解,就跟自己生出來的孩子一樣,在每一次分析背后想想怎樣能講出一個有邏輯的故事,起承轉合。這樣自己能對業務更加熟悉,也讓別人能夠熟悉。
HR想要了解業務并不容易,
一方面要有“術”的能力,即鍛煉你的技巧,也就是你使用工具的能力,一個How的能力。
另一方面也要有“業”的能力,即鍛煉你的思維方式”,就是你需要使用工具的沖動,一個why的能力。
兩者都重要,相輔相成,更有側重。
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所有,如有疑問,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