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2 閱讀次數: 1140
面試這件事情,有些時候也有一定的機緣巧合,縱然覺得自己能力很好很強,有時候也可能會成為求職不順的原因。企業招人,變數也是很多的,而且當下對你印象好,未必就代表你是最好的。畢竟前來面試的也不止你一個。好,不等于好用。優秀,不等于合適。從這個角度出發,找到你和企業中間的那個平衡點,才能使優秀的你如虎添翼。
Q:雖然我經驗不夠多,但是學歷挺高,為何總是被拒?
專家答:在我們的思維定式里總是認為,在求職過程中,自己遭到了企業的拒絕往往都是因為自己的能力不夠。但其實并非如此,定位過低或者是定位過高都會導致了人與職位不匹配,畢竟對于企業來說,招最“對”的人,而不是招最“好”的人。造成這樣的尷尬局面,主要還是因為對人才市場的欠缺了解。
要增加應聘成功率,首先需要對自己準確定位,要了解你所應聘的領域的人才市場,具體到某一行業的某一職位,這個職位現在的用人狀況都處于一個什么情況。而自己的條件應該定位在一個什么職位和薪資水準上,只有把自己放在一個宏觀的人才市場的背景下,才可能對自己做出客觀的評估。 如果你是學歷高經驗少的求職人員,建議先把職位定在技術類型的工作上。因為有團隊帶領性質的工作一般的公司是不放心讓一個新人來做的。定位在技術類型的工作上,可能一開始的工作比較基礎,但是可以發揮自己的技術優勢,同時薪資水準的確定也比較準確。對自己客觀的評估和明確的定位可以增加自己應聘的成功率。
Q:明明準備充分,卻為何不入面試官法眼?
準備充分,未必就是能對應聘企業胃口。了解對手,在這個基礎上做足準備,才是應聘者要做的“功課”。首先,應聘者在選擇工作前,需要對自己有準確的定位,錯誤的定位只能浪費雙方的時間。其次,忠實地表現自己。在面試時,有的人為了表示自己的重視,穿得太隆重,甚至恨不得把名牌全背上身,或者是穿著像是借來的衣服,又或者青春朝氣強扮中年老成……衣著可以左右一個人的情緒,穿的不像自己,就會緊張,失去自信。面試的人看著也別扭,怎么看怎么不順眼。所以在準確定位之后,了解你自己。面試是一個舞臺,但需要表現的是真實的“你”,而不是一個角色,忠實表現自己才是最好的。
另外,很多人面試前都會去搜羅各種“安全問答”,求生欲固然重要,但是如果回答的不是你的“心聲”,只會造成假象。即使你安全入職,也會漸漸在日后行事中顯露出“大相徑庭”。與其如此,還不如多花點時間了解一下來應聘的這個公司和職位。如果你連這些功課都不愿意做,你怎么能要求公司留下你?另外,人事結束之前通常都會問:“你有什么問題問我嗎?”這時候,應聘者問些和工作有關的問題會更妥當,這可以加深招聘者對你的印象。
面試的過程未必就是單一考察你的專業能力,協作能力、創新能力、溝通能力、社交能力等等,每樣都很重要。面試中要用力得當,不要盡想著“放大招”。等你順利拿到offer之后,再慢慢大展拳腳吧!
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所有,如有疑問,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