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8 閱讀次數: 3393
為規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經辦管理,確保基金安全,2020年10月份以來,潛江市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事業管理局以湖北啟用“12333”微信公眾號資格認證為契機,圍繞“讓數據多跑腿、群眾少跑路”的工作思路,突出“一二三四”舉措,打通了便捷服務城鄉居民“最后一公里”,全市待遇領取人員資格認證率達98%以上,有效增強了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突出“一個”方案。為統籌推進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資格認證工作,潛江市人民政府出臺了《潛江市社會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資格認證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并成立了政府主導、相關部門配合、人社局具體實施的資格認證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實施步驟、工作方法、工作時限及工作要求,為資格認證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突出“兩個”專班。一是結合疫情防控實際,組建業務培訓專班。采取逐級、分散和遠程網絡等形式,對市鎮兩級人社業務經辦人員、村組干部、村協辦員及服務對象骨干開展業務培訓達42場近3000人次;二是因地制宜,組建現場指導專班。將現場指導專班按區域劃分成6個小組,用56天時間,深入村(社區)、組、農戶現場指導,為快速推進資格認證工作夯實了基礎。
突出“三個”機制。一是建立包保責任制。采取市領導及人社局黨組成員包鎮、鎮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組、組長包戶、人社中心工作人員包片的方式,層層壓實責任,督辦和指導屬地資格認證工作;二是建立部門協調制。定期召開部門協調會議,認真分析研究資格認證工作在推行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并要求結合各部門職能、靈活推行資格認證工作,做到跟蹤督辦、指導督辦、現場督辦;三是建立定期通報制。市政府政務督查室根據各地工作進展情況,每周進行一次電話督辦,半月進行一次書面通報。
突出“四個”結合。一是線上線下結合。建立市鎮村(社區)三級城鄉居民待遇領取人員信息臺賬,按照各自特點分三類(80周歲高齡以上、重度殘疾人、健康老人)進行線上管理。同時待遇領取人員也憑有效身份證件到所在村(社區)服務點及人社中心全天候線下通辦;二是親朋自助結合。待遇領取人員可結合自身實際,通過家人、親友進行資格認證;三是村組干部幫扶結合。對所轄高齡老人、重度殘疾人等,村組干部、協辦員按時入戶幫扶;四是電話預約與上門服務結合。居保業務經辦人員按臺賬信息提示,可電話預約,對行動不便的資格認證人員,積極開展上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