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4 閱讀次數: 739
“當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權益保障問題較為突出,平臺企業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9月10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會同交通運輸部、市場監管總局、全國總工會召開平臺企業行政指導會,對美團、餓了么、到家集團、騰訊等10家頭部平臺企業開展聯合行政指導。7月16日,人社部等八部門聯合發布《關于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從規范用工,明確勞動者權益保障責任,到健全制度,補齊勞動者權益保障短板;從提升效能,優化勞動者權益保障服務,到齊抓共管,完善勞動者權益保障工作機制……每一項制度安排,都有共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即全力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
時隔不到兩個月,人社部等部門對10家頭部平臺企業開展聯合行政指導,傳遞的信號再明確不過:頭部平臺企業要“走前頭做示范”,積極履行用工責任。究其因,身為頭部平臺企業,有責任以身作則,當好表率;同時,這些平臺企業容納著大批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于情于理于法都應該善待自己的員工。
毋庸諱言,一些平臺企業在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上,尚有改進空間。比如,有的未依法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有的采用勞務派遣方式用工,卻未依法履行勞務派遣用工單位責任;有的并沒有做到科學確定勞動者工作量和勞動強度;還有的未對勞動者加強安全生產和職業衛生教育培訓,更沒有做到重視勞動者身心健康,及時開展心理疏導。如此種種,都是新就業形態中勞動糾紛頻發的重要原因,也是職能部門出重拳監管的重要原因。
當然,《關于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出臺后,有平臺積極主動作為,落實監管部門提出的要求。比如,響應國家號召推動落實騎手的職業傷害保障計劃,完善騎手社會保障,努力解決騎手工作的后顧之憂等,應該說這些都是分內事,也是善待勞動者的應有之義。主動作為勝過被動應對,善待勞動者越有誠意,越能贏得社會認可,也更能推動自身發展。
故此,平臺企業應真切意識到,國家積極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不是限制他們發展,而是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原因很簡單,當勞動者的熱情被激發出來了,才更有干勁工作,后顧之憂被解除了,才能更加心無旁騖地為企業盡力。大企業有大責任,頭部平臺企業更應帶好頭。當善待勞動者成為所有企業的道德自覺和發展“標配”,那么企業發展一定會更有后勁。有情有義守規則,同心同德奔前方,企業和勞動者才能迎來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