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9 閱讀次數: 406
國家統計局10月1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45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95.0%。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2%,也低于全年5.5%左右的預期目標。9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4.9%,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下降0.5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表示,從三季度情況看,就業總體狀況有所改善。7、8、9三個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分別為5.1%、5.1%和4.9%,走勢穩中有降。其中,31個大城市調查失業率分別為5.2%、5.3%和5%,也趨于改善。此外,主體人群就業大體穩定。7、8、9三個月,25-59歲就業主體人群的城鎮調查失業率分別為4.2%、4.3%和4.2%,失業率水平比較低,保持基本穩定。重點群體就業也有改善。大學畢業生入職就業增加,帶動青年人失業率下降。7、8、9三個月,16-24歲城鎮人口失業率分別為16.2%、15.3%和14.6%,呈現逐月回落的態勢。三季度末,農村外出務工勞動力總量同比增長2%,基本恢復至2019年同期疫情前水平。7、8、9三個月,外來農業戶籍人口主要是農民工的失業率也小幅回落。
付凌暉說,三季度就業形勢基本穩定,主要基于四大原因。“一是經濟持續恢復有利于增加就業崗位。前三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9.8%,兩年平均增長5.2%,經濟總量的擴大必然帶來勞動力投入的增加,有利于就業擴大。二是服務業恢復改善有利于擴大就業容量。我國服務業占比不斷提升,就業容量進一步擴大。9月份,服務業增長加快,有利于就業的改善。9月份,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5.2%,比上個月加快0.4個百分點。在服務業采購經理指數當中,服務業從業人員指數也比上個月上升了0.5個百分點。三是就業優先政策持續顯效,大學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的就業得到改善,帶動城鎮調查失業率穩中有降。三季度,青年人失業率總體回落。同時,強化創業帶動就業,加強職業技能培訓等舉措不斷發力,也有利于就業的改善。四是平臺經濟、靈活就業發展為勞動者提供了更多的就業選擇。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帶動新就業崗位增加。今年以來,直播帶貨、網絡購物快速發展,也帶動了相關行業從業人員的增加。”
不過,他也提到,就業的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部分群體失業率依然較高,沿海一些地區缺工現象猶存,保持就業穩定仍然要持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