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9 閱讀次數: 1369
【解說】18歲保送清華大學生物系,28歲進入麥肯錫工作,34歲成為全球合伙人,4年后,又成為蓋茨基金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44歲的李一諾是一土學校的創始人,“奴隸社會”公眾號創辦者 ,也是三個孩子的媽媽。
近日,李一諾新書《力量從哪里來》即將出版,著重探討女性職場話題。她告訴記者,她的職場經歷看似順暢,但女性所面臨的大多困境,她都曾親身經歷。
【同期】一土學校創始人 作家 李一諾
特別是有孩子以后,你要在職場上成功,其實它有一個內在的假設,就是有別人在照顧你的孩子。在這個領域全世界來講,無報酬的工作,女性做的是男性的好像平均數我記得是2.6倍。這跟我們家情況差不多,當然我覺得我先生已經很支持了,但是畢竟孩子跟媽媽這種感情和連接的確是跟爸爸不一樣的。其實你的工作量對你的體力心力能量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解說】如何平衡家庭與事業?李一諾說,自己也經歷了一個摸索的過程。在她看來,這個問題目前無法徹底解決。最關鍵的,是調整心態,做好取舍。
【同期】一土學校創始人 作家 李一諾
因為你的時間精力就是有限的,其實就是看什么樣的東西更重要,對孩子到底什么東西最重要,當你認識到這一點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很多事情其實沒那么重要,比方說有一些課外班活動可以不去,你會發現你至少在自己的家庭的環境里面去這樣子做取舍。
【解說】2021年,中國進入“三孩時代”。近期,多地政府出臺延長產假政策。在李一諾看來,這類政策能夠起到一定正向作用。但具體落地,還需多考慮女性面臨的實際問題。
【同期】一土學校創始人 作家 李一諾
落地肯定主要的難點就在于用人企業,怎么能夠有更多的激勵措施讓他們愿意去做這件事情?像在很多其他的國家,他們其實是政府提供一些補貼,我覺得另外一個做得很有意思的嘗試和努力,就是說也讓爸爸在家照顧孩子。否則其實生育的壓力和照顧孩子的責任,更是更多的是在女性身上了。
【解說】在《力量從哪里來》中,李一諾指出,女性在職場中面臨的結構性障礙存在已久,改變非一日之功。但并非要坐以待斃,她鼓勵大家,要從改變自己做起。
【同期】一土學校創始人 作家 李一諾
實際上職場里面是存在或者是普遍和大量的存在,對女性的結構性的障礙的,結構性的障礙就是它的整個體系或者是評判的機制,或者對人的要求,實際上是為男性設計的。其實說到底是一個公平的問題,實際上社會的進步就是從個體的努力開始的。你會發現女性很多的困境,很常見的就是不敢開口,不敢有自己的聲音,不敢作為一個建造者。也有很多事情是我可以做的,我覺得當有更多的女性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整體的改善也就會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