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0 閱讀次數: 2487
2018年起,江蘇省常州市人社局依托區域技工教育資源豐富、工商企業數量眾多、用工需求旺盛優勢,主動對接湖南省懷化市“山果行動”計劃,大力實施“政校企聯合辦班”項目,在全省率先推出政府部門對口幫扶、院校對口培育、企業對口錄用的鏈條化運行模式,著力實現“一人長期就業,全家穩定脫貧”目標。項目實施兩年以來,常州市認真總結經驗,努力打造技能扶貧“常州模式”。
分工協作 各展其能
政校企三方立足各自優勢分工協作。常州市人社局牽頭項目實施并提供政策支持,共青團懷化市委組織應屆初、高中生源,院校組織實施教學培養,企業承擔培養費用并參與學生培養。常州市人社局精心挑選江蘇省常州技師學院、交通技師學院、冶金技師學院3所重點技工院校和常州星宇車燈股份有限公司、華潤化工控股有限公司、卡爾邁耶(中國)有限公司、常州富都青楓苑賓館有限公司等多家優質企業作為項目開展的合作單位。兩年來,共有187名(其中初中畢業生143名,高中畢業生44名)來自懷化市品學兼優的貧困家庭學生進入項目合作院校學習。
校企雙制 工學一體
為了提高技能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實用性,院校瞄準常州地方主導產業、優勢產業,推進技工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精選社會有需求、辦學有質量、就業有保障的工業機械師專業、藥物制劑專業、烹飪(中西式面點)專業等8個特色專業,建立與地方經濟發展高度耦合的專業體系。緊密結合企業生產管理需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與企業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培養內容,科學設置具體專業課程,組織開展教學活動。企業承擔起培養的主體職責,合理安排學生實習實訓,指導學生進行技能操作訓練,真正做到產教融合、工學結合,從源頭上解決了學校教學內容與企業崗位需求脫節難題。
跟蹤服務 就業無憂
一方面由政府組織技能扶貧學生與合作院校、企業簽訂技能人才培養三方協議,通過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畢業即就業的招工前置方式,消除了懷化地區貧困學生和家庭的后顧之憂,也為常州市的優秀企業培養了所需的專業技能型實用人才。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長期追蹤關注學生在校學習、頂崗實習以及就業后的情況,進一步分析其職業發展的瓶頸與需求,并提供職業培訓提升服務,不斷強化扶貧對象的職業穩定性與持久性,幫助扶貧對象“落地生根”。
一人就讀 全家就業
為了讓懷化學子們安心留下來讀書、生活,該市人社局承諾,凡是跟著懷化學生一起過來的家長,只要他們愿意留在常州就業,都會幫助他們介紹、安排工作,有需要的還能參加崗前免費培訓。這樣家長既能就近照顧孩子,又能有一份穩定的工作,真正實現一人來常就讀,全家在常就業。該市人社局希望通過這一政策,能夠帶動更多的懷化貧困家庭來常就業、定居,用雙手創造美好的生活。
“政校企聯合辦班”項目的實施,充分挖掘和發揮常州技工教育、工商企業的優質資源效用和懷化生源優勢,有效解決技能幫扶、穩固學校生源以及企業用工難問題,實現校企生互利共贏。下一步,常州市人社局將繼續加強與湖南懷化地區合作,不斷深化合作項目、拓寬合作領域。一是建立兩地技工院校“校校協作”機制。立足常州技工教育優勢資源,為懷化技工院校在辦學管理、專業發展、師資水平、世賽項目等方面提供技術指導與服務。二是建立兩地技能人才“輸送協作”機制。根據“現在企業缺什么人才就培養什么人才,未來企業缺什么人才就儲備什么人才”的要求,進一步健全政府引導、企業主體、院校協同的常態化人才培養機制,完善強化對口培養、定向輸送的政校企協作,為企業可持續發展培養、儲備和輸送優秀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