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21 閱讀次數: 2046
就業是經濟發展的基礎,也是居民改善生活的主渠道。目前我國就業形勢錯綜復雜。一方面總量壓力依然存在。勞動力供給繼續處于高位,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在9億人以上。另一方面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招工難和就業難并存。
挑戰雖然不少,但我們也有許多有利條件。其一,經濟企穩向好的趨勢明顯,將為就業提供強大支撐。我國經濟總盤子更大了,GDP增速保持在6.5%以上,相應的增量會容納更加可觀的就業量。其二,經濟結構的優化有利于擴大就業。服務業快速發展,共享經濟等新業態不斷涌現,將帶來更多就業機會,使就業渠道更廣闊更靈活。其三,積極的就業政策將為就業穩定保駕護航。
實現這一系列就業目標,必須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在發展中創造更多更高質量的就業崗位。從崗位供給方面看,就是要加快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不斷增強經濟發展創造就業崗位的能力,運用好“互聯網+”發展新就業形態,拓展就業新空間。從崗位需求方面看,就是要通過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不斷提升勞動力素質,改善人力資源結構。
確保就業形勢穩定,還要突出重點,統籌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2018年高校畢業生達到820多萬人,創歷史新高。今年應當繼續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擺在就業工作首位,抓好各項就業政策的落實,引導、鼓勵、支持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去,到中西部地區去,到中小企業去,促進多渠道就業。
今年,調查失業率指標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調查失業率可以更加全面地反映宏觀經濟和就業形勢的變化,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決策提供參考。同時,調查失業率更加敏感,有可能在某個時間段出現較大起伏。這就需要做好失業動態監測和預警,包括對某些就業壓力較大的行業和區域的監測,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減少勞動力市場的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