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22 閱讀次數: 2464
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隸屬公司職能部門,為公司自身的人才搜尋、儲備、培訓、晉升等基本流程服務。在社會化大分工背景下,人力資源整合效率要求不斷提高,能夠為勞動者就業與職業發展、為用人單位管理和開發人力資源,提供更加專業化服務的人力資源服務產業逐漸興起,并成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行業具有高技術含量、高人力資本、高成長性和輻射帶動作用強等特點,近年來呈現出較快的增長速度,已成為一個令人矚目的朝陽行業。
一、中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發展歷程
人力資源服務行業是朝陽行業,處于快速發展時期。目前我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發展的歷程可分為四個發展階段:起步探索階段(1978年至1991年);規范成形階段(1992年至2000年);改革創新階段(2001年至2006年)和統籌發展階段(2007年至今)。
雖然國內人力資源服務業已經有三十多年的歷史,但行業真正意義上的全面開展則始于1992年。2007年《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中才首次提出“人才服務業”的概念。此后,相應政策陸續出臺,如《勞動合同法》、《勞務派遣暫行規定》等。
圖表1: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發展歷程
二中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發展現狀
1、行業從業人員不斷增加
近年來,我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發展迅速,行業從業人員不斷增加。2016年我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從業人員達到55.3萬人,同比增長22.6%。
圖表2:2012-2017年中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從業人員數量情況(單位:萬人,%)
2、服務機構以民營企業為主
2016年,從服務機構構成類別上看,縣級以上地方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含其他行業管理部門)共設立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5262家,占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總量的19.7%;國有性質人力資源服務企業1493家,占5.6%;民營性質人力資源服務企業18859家,占70.6%;外資及港澳臺資性質的服務企業227家(其中港資、澳資、臺資性質的服務企業分別為103家、2家、4家),占0.9%,民辦非企業等其他性質的服務機構854家,占3.2%。
圖表3:2016年中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服務機構構成類別(單位:%)
根據背景不同,人力資源服務業企業主要有三種類型:
國有企業。這類企業國內起步較早,大部分成立于80年代,有先天優勢,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業務,主要從事以人事代理為主的人力資源服務,在該領域占據了主要的市場空間,具有規模與品牌優勢。
外資企業。這類企業在國外從事人力資源服務時間較長,經驗豐富,專業性強,但直到2003年《中外合資人才中介機構管理暫行規定》出臺后開始才以與本土企業合作或并購本土企業等方式進駐中國市場。外資企業主要目標客戶為跨國集團,在國內市場主要以中高端人才訪尋業務、人力資源外包業務等業務為主。
民營企業。這類民營企業主要在90年代成立,伴隨著國內人力資源服務業快速發展,民營企業中既出現行業佼佼者,部分優秀的民營企業在中高端人才訪尋、招聘流程外包、靈活用工等細分領域占有領先地位,也出現各種良莠不齊、業務模式以低價、低端產品為主的企業,市場競爭激烈。此外,還有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以及民營非企業機構。
三、中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發展前景
2017年1月26日,國務院印發了《“十三五”促進就業規劃》。《規劃》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以產業引導、政策扶持和環境營造為重點,規范發展人事代理、人才推薦、人員培訓、勞務派遣等人力資源服務。加強統籌規劃和政策引導,依托重大項目和龍頭企業,培育創新發展、符合市場需求的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鼓勵創新,實施“互聯網+人力資源服務”行動,培育壯大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加強人力資源服務業從業人員職業培訓,加快全國人力資源市場供求信息監測和發布制度建設。
圖表4:“十三五”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推進計劃
過三十多年的發展,我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積極借鑒國外先進用工模式、汲取成功管理經驗,已從單一的人事服務向著中高端獵頭、勞務派遣、招聘外包等多業態并存的新格局邁進,市場活力不斷被激發,行業規模在持續擴大。2016年,中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市場規模達1.19萬億元,同比增長22.4%。前瞻產業研究院預計,到2023年我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市場規模有望突破2.5萬億元。
圖表5:2018-2023年中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市場規模預測(單位: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