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hh51f"><cite id="hh51f"></cite></p>

    <ruby id="hh51f"><mark id="hh51f"></mark></ruby>

      <p id="hh51f"><cite id="hh51f"></cite></p>

        <ruby id="hh51f"></ruby>
          <del id="hh51f"></del>

          <pre id="hh51f"></pre>

                    <pre id="hh51f"><mark id="hh51f"><thead id="hh51f"></thead></mark></pre>

                      增強城鄉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18-06-13 閱讀次數: 1380

                      落實十九大會議精神增強城鄉居民獲得感

                      記者:此次調整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是基于什么考慮? 將會產生哪些影響?

                      負責人:黨中央和國務院高度重視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根據黨中央、 國務院的部署,2014年我國建立了統一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各級黨委政府積極推動這項重要的惠民工作。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運行良好, 截至2018年4月底, 全國參保人數51360萬人,其中領取待遇人數15599萬人,基金累計結余6977億元。

                      2018年3月26日, 經黨中央、 國務院同意,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財政部印發了《指導意見》。2018年5月10日,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印發了 《通知》。

                      人社部統籌考慮近年來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物價變動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等保障標準調整情況,報黨中央、 國務院批準, 決定自2018年1月1日起, 將全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提高至每人每月88元。

                      這是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 “建立健全合理兼顧各類人員的社會保障待遇確定和正常調整機制” 以及黨的十九大 “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要求的重大舉措,將使近1.56億城鄉老年居民直接受益,惠及數億城鄉家庭, 切實增強了城鄉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正常調整機制開始運行健全參保繳費激勵機制

                      記者:此次提高標準是人社部、 財政部印發 《指導意見》之后首次提標, 是否意味著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已經開始運行,廣大城鄉居民對未來基礎養老金增長可以有更多期待?

                      負責人: 對, 這次提標是 《指導意見》印發后首次提標,是經黨中央、 國務院批準的,標志著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開始運行。 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 就是要推動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隨經濟發展而逐步提高,廣大城鄉居民對未來基礎養老金增長應有合理預期。

                      記者:增強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保障能力,除了提高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 增加個人賬戶積累也是重要的一個方面。 在健全參保繳費激勵機制、積極引導參保居民選擇更高檔次繳費方面,人社部有哪些具體措施?

                      負責人:為了建立激勵約束有效、 籌資權責清晰、保障水平適度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在健全參保繳費激勵機制方面, 我們做了如下制度安排:

                      一是完善待遇確定機制, 明確了城鄉居保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構成,為了優化養老保險待遇結構, 提高未來養老金水平,參保居民應根據自身經濟條件合理選擇繳費檔次,同時要求地方應適當加發年限基礎養老金, 激勵參保居民早參保、長繳費,增加個人賬戶積累;

                      二是建立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 穩定城鄉居民參保預期,增強參保信心, 促進參保居民多繳長繳;

                      三是建立個人繳費檔次標準調整機制,由各地根據城鄉居民收入增長情況, 合理確定和調整繳費檔次標準,以提高整體繳費水平;

                      四是建立繳費補貼調整機制, 根據經濟發展、個人繳費標準和財力狀況, 合理調整繳費補貼水平,對選擇較高檔次繳費的人員適當增加繳費補貼,鼓勵集體經濟組織提高繳費補助,鼓勵其他社會組織、 公益慈善組織和個人為參保人繳費加大資助;

                      五是開展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委托投資,保障基金安全,促進基金保值增值, 增強居民參保繳費的積極性。

                      下一步,我們將積極指導地方貫徹落實《指導意見》 文件精神, 推動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水平隨經濟發展而逐步提高, 確保參保居民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年人均養老金達1800元貧困老年居民增強獲得感

                      記者:社保扶貧是扶貧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調整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是否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扶貧工作?

                      負責人:隨著脫貧攻堅的深入推進, 多數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員通過就業和提升能力逐漸脫貧,這使得解決老年貧困問題顯得尤為重要。2017年8月1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聯合印發了《關于切實做好社會保險扶貧工作的意見》,明確減輕貧困人員參保繳費負擔, 并適當提高社會保險待遇水平。 《指導意見》 則規定, 各地提高基礎養老金標準, 要對65歲及以上參保城鄉老年居民予以適當傾斜。

                      2017年全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月人均養老金水平達到125元, 其中基礎養老金111元。 此次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提高18元,如果加上各省、市、縣根據當地實際提高的基礎養老金,今年全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月人均養老金有望達到150元左右, 年人均達到1800元左右,不僅有利于幫助現有貧困老人脫貧,而且能夠有效防范因老致貧。

                      據季調度統計,截至2018年3月底,全國60歲以上享受城鄉居保待遇的貧困老年居民超過1753萬人,其中建檔立卡未標注脫貧人口869萬人, 低保對象約882萬人, 特困人員約228萬人。 對這些群體而言, 這次提標是看得見的、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p id="hh51f"><cite id="hh51f"></cite></p>

                        <ruby id="hh51f"><mark id="hh51f"></mark></ruby>

                          <p id="hh51f"><cite id="hh51f"></cite></p>

                            <ruby id="hh51f"></ruby>
                              <del id="hh51f"></del>

                              <pre id="hh51f"></pre>

                                        <pre id="hh51f"><mark id="hh51f"><thead id="hh51f"></thead></mark></pre>

                                          婷婷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