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9 閱讀次數: 1319
在過去的一年里,我國職業能力建設工作全面發力、多點突破。建設技能強國,我國職業能力建設系統正匯聚起強勁力量。
這一年,我國在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上不僅取得了15金、7銀、8銅和12個優勝獎的驕人戰績,還一舉摘得阿爾伯特大獎。中國技能選手閃耀世賽舞臺。
這一年,我國職業能力建設系統繼續攻堅克難,不僅完善了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而且還大規模開展了職業技能培訓,鼓勵創業帶動就業,為技能青年實現人生出彩搭建舞臺。
日前,在全國職業能力建設工作座談會上,人社部職業能力建設司相關負責人指出,我國在成功申辦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職業技能競賽蓬勃開展、呈現歷史性突破的基礎上,又密集出臺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提高技術工人待遇、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高技能人才振興計劃、技工教育“十三五”規劃、減少和規范職業資格許可和認證改革等多個政策文件,為做好職業能力建設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
立柱架梁縱深推進技能人才隊伍建設
近年來,各地職業能力建設工作紛紛聚焦重點,聚合力量,聚集政策,把分散的政策聚在一起,整合各領域支持技能人才發展的政策措施。
河南省持續提升技能人才社會待遇:連續8年開展全民技能振興工程系列宣傳,連續開展4屆“中原技能大獎”評選表彰,穩步提高高技能人才參評政府特貼人選比例。其中,鄭州、新鄉等市建立高技能人才崗位津貼制度。
同時,河南省積極推動省級層面職業培訓立法工作。2017年12月1日,《河南省職業培訓條例》經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自2018年1月1日施行。該《條例》的出臺,實現了職業培訓由政府主導推動向依法促進、由注重規模數量向強化內涵質量的重大轉變,具有里程碑意義。
2017年,山西省政府出臺《全民技能提升工程實施方案》后,省人社廳緊密圍繞解決“誰培訓、培訓誰、怎么培訓、實現什么培訓目標”等問題,迅速制定了貫徹落實方案的兩個配套文件,力爭在2018年至2022年,每年經過培訓并取得相應證書的勞動者達到100萬人。
人社部職業能力建設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貫徹落實《關于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的意見》,切實提高技術工人待遇,是一項長期的政治任務,更是2018年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工作的重點。同時,圍繞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各地要在職業技能培訓工作方面主動作為,把國務院有關要求部署落到實處。
協同育人推動校企合作得實效
2017年底,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對加強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工作提出明確要求。今年2月,人社部、教育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進一步明確了校企合作的實施主體、合作形式和促進措施等內容。
廣東省積極推進企業與技工院校結對合作實施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制定《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由企業自主招收學徒,與職業培訓機構、技工院校共同培養企業后備技能人才。“目前,試點企業與技工院校合作,培訓情況良好,得到企業職工的肯定和歡迎。”廣東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說。
人社部職業能力建設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各地應不斷完善校企合作辦學制度,指導技工院校與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加強校企雙方人才交流;提高技工院校人才培養能力,推動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工作取得實效,實現多方共贏目標。
2018年,人社部還將繼續推動技工教育實現新發展,推進技工院校校企合作。
技能就業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目前,為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各地就業工作重點逐步從購買公益性崗位向技能就業轉變。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推動貧困人口脫貧增收,迫切需要推動職業能力建設工作向縱深發展。
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是當前職業能力建設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人社部職業能力建設司相關負責人強調,要將狠抓招生與技能扶貧工作結合起來,下大力氣實施好技能扶貧千校行動,努力增加扶貧招生,進一步落實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子女接受技工教育和職業培訓的補貼政策,為貧困家庭學生開設綠色通道,優先享受免學費和助學金。
自2002年起,廣東省開始開展“智力扶貧”工程,免費資助農村貧困家庭子女入讀技工院校,幫助7.6萬名貧困生實現技能就業,并帶動全家脫貧,實現“培訓一人,就業一個,脫貧一戶”的目標。
安徽省大力推進技能脫貧培訓。該省根據貧困勞動者信息,精準分解下達培訓任務,按月調度、按年考核;放寬脫貧培訓工種限制,鼓勵地方開發特色工種。2017年,安徽省開展脫貧培訓6.1萬人,并按照人均3000元進行補貼。
“2018年,我們將繼續以技能脫貧千校行動為重點,依托技工院校面向貧困家庭適齡青年開展技工教育和職業培訓。同時,我們還將積極探索發揮技能評價和競賽、職業培訓等工作在技能扶貧中的作用。”人社部職業能力建設司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