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2 閱讀次數: 2499
6月13日,廣西農民工工資保證金三方監管啟動儀式在柳州舉行,標志著廣西在全國首創的農民工工資保證金三方監管制度在推動落實上邁出重要一步。這項制度創新將有力保障保證農民工資保證金的資金安全,切實維護企業和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一、制度創新
2016年,廣西出臺《關于明確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規定,工程項目的建設單位和施工企業,均應在工程項目所在地商業銀行開設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專用賬戶,預存一定數額的資金作為農民工工資保證金。
廣西農民工工資保證金三方監管機制的制度核心為:創新性的將繳存方式由以前的政府監管部門收繳改為由用工單位按規定直接在銀行開設賬戶存入一定資金,不改變單位資金的所有權性質,實行繳交方、政府監管部門、商業銀行三方監管模式,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副廳長潘志金表示,“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實行三方監管,由‘ 收’改‘存’、實行差異化繳存,是廣西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的重大創新,既有利于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減輕企業負擔,又有利于規范資金監管和保證資金安全。”
二、差異化繳存
《通知》首次明確,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實行差異化繳存辦法。
連續兩年不發生拖欠農民工工資行為、社會信用記錄良好的企業,農民工工資保證金按原金額50%繳存;連續三年未發生拖欠農民工工資行為、社會信用記錄良好的企業,可免繳存農民工工資保證金。減免繳存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后,企業如有發生拖欠農民工工資的,須按規定足額繳存農民工工資保證金。
監管部門對全區的企業進行一個等級評定,分為ABC三個等級。對經常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提高繳存比例,增加其違法成本;發生三次以上拖欠農民工工資行為并造成重大社會影響、或被評為自治區勞動保障守法誠信C級的企業,繳存比例提高到200%。
“實行農民工工資保證金三方監管工作機制,從全區農民工工資管理實際情況出發,完善營商環境,結合行業特點,減輕了企業的負擔。”廣西建工集團第五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財務總監龍麗榮在啟動儀式上表示,“這項制度不僅保障了資金安全,也對企業融資授信起到積極作用。”
三、明確職責
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專項用于應急支付部分農民工工資和生活費,不得挪作他用。施工企業開設的農民工工資保證金賬戶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施工企業與開戶商業銀行簽訂資金賬戶三方監管協議,共同對資金賬戶進行監管。
開戶商業銀行負責對資金賬戶的資金繳存、流動情況進行監管,按照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或行業主管部門的指令從該賬戶撥付資金用于支付被拖欠的農民工工資,定期將賬戶情況通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
“今后誰要動用這個錢,必須要出據監管三方的相關合法資料,嚴格按照規定程序,我們才能釋放它。”招商銀行南寧分行行長助理王俊國在簽約儀式上表示。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要實時掌握賬戶資金繳存和流動情況,根據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處理情況及時發出撥付指令,通知繳存單位按有關規定及時補存農民工工資保證金。
四、試點推開
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經過調查研究,選擇南寧市、柳州市、防城港市、百色市作為三方監管試點城市,遴選建設銀行廣西區分行、交通銀行廣西區分行、招商銀行南寧分行作為三方監管機制的準入合作銀行,并于6月12日分別與三家銀行共同簽署《農民工工資保證金業務合作協議書》,將勞動監察信息系統與銀行資金監管系統對接,為啟動農民工工資保證金三方監管工作機制夯實基礎。
據了解,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將根據試點工作情況,逐步在全區推廣農民工工資保證金三方監管機制,切實維護企業和農民工的權益。
1-5月,全區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共辦結勞動保障監察舉報投訴案件765件,追發勞動者工資等待遇1.29億元,涉及勞動者0.97萬人。較好地維護了廣大勞動者特別是農民工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