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6 閱讀次數: 424
1、去年我們部門銷售很差,只簽了一個項目,必須要有一個人為C。你在這里最年輕,受點挫折對你日后的成長有利……。
2、 你性格內向,不太說話,沒有聽見你在這個集體里的聲音……。
3、你的績效是B,你剛過了試用期,人也比較努力,家庭條件挺好的,……。
4、你的績效是XX,我爭取了,但這是相對考評的結果,我也沒有辦法,……。
5、……
作為主管,與員工溝通績效的結果是必須做的、也是一件很具挑戰的事,尤其是員工績效評價結果不好的時候。績效結果溝通的目的不是為了說服員工接受評價結果并感到滿意,而是為了激勵改進,幫助成長。員工非常關心為什么得到這個考評結果,但一些主管隨意的、是實而非的績效溝通,會讓員工更加困惑,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結果可想而知。做好績效結果溝通,主管們需要記住“給依據、說優勢、有期待”九字溝通真言。
給依據
所謂給依據,就是給員工解釋績效評價等級的原因,讓員工知道為什們會得到這個績效結果。
首先,要圍繞PBC目標達成情況和差距、判斷的標準和方法,準確反饋評價依據;其次、基于集體評議的績效導向和評議規則,講清楚績效評價要點,通過具體的事例,解釋績效評價等級的原因。再次強調,績效是員工在本崗位擔負責任的有效產出和結果,績效評價和溝通都要堅持責任結果導向。使用績效語言進行溝通,不要談員工非績效的因素,不應引入性格、進步、潛力、素質、資歷、加班、性別等和績效無關的因素去說服員工,會反而導致員工的不滿。
績效溝通,對事不對人,圍繞績效事實進行溝通,準確反饋評價依據、不足及期望。
例如:
主管:我們一起回顧你的上半年業務目標完成情況:在XX項目交付方面,前期你做的項目計劃很詳細非常好,但是在計劃監控方面有些不到位,你錯過了幾個關鍵的檢查點,比如XX和XX。
由于你前期的關鍵點檢查沒有按時完成,后面的軟件調試就沒能正常開展,導致我們的整體工期都向后拖延,客戶對我們意見很大……。等等。
在和員工溝通之前,主管先問自己幾個問題:為什么給他打XX?他做的好的地方在哪?做的不好的地方在哪?都能舉出具體的事實和場景。主管能夠說服自己,認為有理有據,結果溝通依據部分就算準備好了。
如果沒有依據,主管與員工績效溝通就會變成一場尷尬的對話。
“劉升,你們人力資源部憑什么和我解除合同?”市場部小W走進劉升辦公室,怒氣沖沖。
“馬總不告訴你了嗎,不勝任工作。”劉升也沒好氣。
“笑話,你們說不勝任就不勝任?證據呢。”
“你們馬總安排你洽談SS項目平面廣告的事,你一直沒有談妥。這個月網站PV量(page view即頁面瀏覽量,衡量網站訪問量的主要指標)也不達標。當然不達標啦。”
“誰做事還沒有一個二個不應點的事,何況這還是做業務,僅憑這二個就與解除合同,你們HR太小題大做了吧。”
“還有,你說我不勝任,這個季度我的考核等級可是B呢,算不上優秀,但你們有什么理由,就說我不合格呢?你們人力資源部別自認為是”小W悻悻地走了。
幾天后,小W給劉升發了一則短信息。
“我咨詢律師了,我沒有不勝任工作,而且我的考核等級還是B等。如果要強行解除的話,那公司就是非法解除,我知道非法解除賠償是雙倍的。”
劉升開始犯難了。
上述案例中,企業HR犯了一個績效管理中最為基本的錯誤,那就是越俎代庖,替人做評價。業務部門人員的考核本來是業務部門負責人該做的事。HR只需要擬定規則,監督各個部門按規則、按流程辦即好,HR不可輕易地對他人作出評價,更不能用拿某個具體的事件評頭論足。當遇到較真的員工,HR就保不準百口難辯,自討沒趣了。
說優勢
所謂說優勢,就是要找到員工表現出色的績效行為,鼓勵好的績效行為持續出現。
用人所長,說優勢通俗的說,就是找到用人所長的“長”是什么,即我們常說的優勢理論。主管經常進入一個誤區,盯著員工的不足和短處不放,表面上說讓員工改進和提升,實際上卻盯著員工的短板,這樣只會增加員工的挫敗感,降低員工的自信和士氣,對于改進和提升績效的作用非常有限。員工除了致命的短板必須改進外,應當讓員工盡可能的發揮員工優勢,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績效管理就是要不斷的強化員工好的績效行為,降低員工工作短板的影響,而不是把短板改成長板。主管在做績效溝通的過程中,要努力發現員工表現出色的行為,幫助員工認識到自己好的績效行為,例如:小A,我觀察到你前期和設計、測試人員在白板上充分討論,考慮的很全面,后期代碼簡潔高效,問題清單減少不少,測試的同事對你代碼評價很高,做的很好,值得大家學習!
績效管理中,主管應更多地關注并發揮優勢理論,而不是傳統的短木桶理論。如果主管連員工好的績效行為都無法發現,談用人所長本身就是一個笑話,績效管理的過程,很多時候就是不斷強化員工好的績效行為,讓好的績效行為重復地出現,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發揮優勢的過程。反饋和強化員工的優勢,是績效結果溝通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這也是用人所長的起點。
有期待
所謂有期待,就是面向未來,讓員工感知到期望、機會、成長等,愿意在新的績效周期承擔更大責任,有盼頭。
績效結果是對上一個績效周期的評價,已經成為歷史。對于主管和員工,面向未來,如何提升員工績效,才是更加現實的選擇。主管在績效溝通中,給員工展現更大的愿景,可供選擇的機會,能夠支持的幫助,讓員工結合自身特點和期望,多一些選擇和發揮的空間,最終在下個PBC周期中具體落地。例如:馬上我們有XX項目,有XX等幾個關鍵技術點,你也可以提前思考一下,你適合做那一個,或者有助于你的能力提升,我了解你……,后續分配任務時,盡可能的滿足你的要求。
績效溝通要做到激勵改進,幫助成長,主管應牢記“給依據、說優勢、有期待”九字真言,讓績效溝通言之有物,有理有據。難也不難,關鍵在于主管是否用心和踐行。當然,在績效溝通過程中,尊重、坦誠和同理心等人際互動的基本準則也是應當遵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