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hh51f"><cite id="hh51f"></cite></p>

    <ruby id="hh51f"><mark id="hh51f"></mark></ruby>

      <p id="hh51f"><cite id="hh51f"></cite></p>

        <ruby id="hh51f"></ruby>
          <del id="hh51f"></del>

          <pre id="hh51f"></pre>

                    <pre id="hh51f"><mark id="hh51f"><thead id="hh51f"></thead></mark></pre>

                      四川廣元:三級勞務服務體系幫助村民就業增收

                      2022-08-05 閱讀次數: 525

                             7月31日上午,記者來到廣元市劍閣縣木馬鎮金魁村筍用竹基地時,村民劉述華和20多名村民正手持割草機,忙著剪草作業。不久前,劉述華從外地返鄉,在木馬鎮勞務專合社金魁村分社的牽線搭橋下,她很快有了現在的工作。

                             “促進農民工充分就業,勞務專合社發揮了大作用。”廣元市人社局局長匡順華介紹,廣元已建起“市縣國有人力資源公司+鎮村勞務專合社+專業化班組”三級勞務服務體系,促進農民工轉移就業和就近就地就業。上半年,全市20余萬農村勞動力通過三級勞務服務體系就業,實現勞務收入1.2億元。

                             7月中旬召開的省鄉村振興人社幫扶工作現場推進會上,廣元三級勞務服務體系作為促進脫貧群眾就業增收經驗向全省推廣。三級勞務服務體系如何幫助脫貧群眾就業增收?記者走進廣元一探究竟。

                             能幫群眾什么?

                             消息暢崗位多,保障就業增收

                             金魁村筍用竹基地里,半人高的竹苗正需灌溉。村民們忙活著,有的割雜草,有的拖著水管澆水。筍用竹基地面積達3000多畝,用工量大,是木馬鎮勞務專合社金魁村分社社員的主要務工地。

                             劉述華介紹,她家曾是村里的貧困戶。兩年前,家里脫貧后,務工成了全家的主要收入來源。“以前消息不靈通,不知道哪些地方有活路。現在,有勞務專合社搭橋。專合社的微信群經常推送用工信息,不愁在家門口找不到活。”

                             一旁正手執水管澆灌的郭少壽說,專合社提供的工作還有采摘烤煙、養牛場打雜等,每個人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到哪里干活。

                      同一天,旺蒼縣東河鎮馬家梁社區居民趙正敦背著電工包,在縣城的佳士怡心康養醫院巡查線路。因要照顧年邁生病的父母,這些年趙正敦一直在本地打零工。以前,由于消息不暢,工作也一直是斷斷續續的。今年初,趙正敦加入東河鎮紅場勞務專合社馬家梁分社。分社不時給他推送本地務工信息,最后他選擇現在這個月工資3000元的工作。“專合社工作信息多,我感覺我不是在找工作,而是在選工作。”趙正敦說。

                             有何創新特色?

                             由“單打獨斗”變“打包整合”

                             勞務專合社如何獲取大量崗位信息?這要從廣元市三級勞務服務體系說起。

                             廣元是勞務輸出大市,常年約100萬農民工務工就業,占戶籍人口三分之一。為鞏固拓展省內外勞務市場,促進農民工就業增收,廣元分層構建“市縣國有人力資源公司+鎮村勞務專合社+專業化班組”三級勞務服務體系。截至6月底,廣元已組建市、縣共9家國有人力資源公司;在全市142個鄉鎮(街道)、1715個行政村(社區)成立鎮村勞務專合社(分社),吸納21.29萬人自愿入社務工。同時,結合入社農民工技能情況組建種植、木工、建筑等19個門類班組,將零散勞動力擰成專業化成建制隊伍。

                             “三級勞務服務體系一頭連著企業、一頭連著群眾,為務工人員和企業架起一座橋梁。”劍閣縣木馬鎮勞務專合社工作人員羅利娟每天的工作,就是接收用人單位或縣人力資源公司發來的用工信息,然后發送給相關村的分社或班組。

                             7月28日上午,用工單位微信群收到用工信息:市內某家庭農場需要8人管理葡萄園,勞務費每人每天70元。羅利娟馬上將信息轉給專合社理事長。很快,專合社與家庭農場就簽訂了用工協議。當天下午,羅利娟將用工信息推送到就近村的勞務分社群。不一會兒,就有分社回復愿意組織社員前往干活。

                             “三級勞務服務體系將過去‘單打獨斗’的農村勞動力‘打包整合’起來。尤其是疫情期間,部分勞動力無法外出務工,及時獲得就近務工信息非常重要。”羅利娟說。

                             解決什么困難?

                             化解當地“求職難”“招工難”

                             劍閣縣下寺鎮一間民房里,10余臺縫紉機吱吱作響,一片片長短不一的布料,經過女工們裁剪、加工后,變成各式漂亮的童裝和女裝。這里,是四川幫幫攤商貿有限公司的縫紉車間,主要為浙江企業代加工服裝。28名心靈手巧的女工,是下寺鎮勞務專合社推薦來的,她們大多是住在附近的村民。

                             32歲的馬發英是其中的一員。今年初,因為孩子生病,她和丈夫從多年務工的浙江省寧波市返鄉。下寺鎮勞務專合社了解到馬發英的情況后,向其推薦了四川幫幫攤商貿有限公司。馬發英的丈夫也被介紹到這家公司“幫幫攤”售貨。現在,夫妻倆月收入共有1萬余元。

                      勞務專合社在解決個人“求職難”的同時,也解決當地企業“招工難”。

                             四川幫幫攤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金建鴻介紹,企業在廣元拓展業務,需要大量人員。通過勞務專合社推薦人選,公司現在的“幫幫攤”業務發展到200多個,帶動400多人就業。“他們是本地人,熟悉周圍情況,對發展業務非常有利。”

                             在中國西部(廣元)綠色家居產業城旺蒼片區,四川匠為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平感受更深——以前公司自己去招員工,費時費力還招不到合適的人員;現在車間的100多名員工,很多人是由旺蒼縣旺泰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和鎮村(社區)的勞務專合社推薦來的,省心省力。“根據公司要求,這些被推薦來的人有車工、木工技術基礎,加之本地人不會輕易流動,非常有利企業發展。”李平說。

                             廣元市正穩步擴大三級勞務服務體系對接范圍,除組織市級、縣級國有人力資源公司在市本級、縣區范圍內搜索用工信息外,旺蒼縣、青川縣、朝天區一些勞務專合社還將業務拓展到陜西省寧強縣、甘肅省文縣等毗鄰地區,上半年跨省派出務工人員上萬人次。

                        <p id="hh51f"><cite id="hh51f"></cite></p>

                        <ruby id="hh51f"><mark id="hh51f"></mark></ruby>

                          <p id="hh51f"><cite id="hh51f"></cite></p>

                            <ruby id="hh51f"></ruby>
                              <del id="hh51f"></del>

                              <pre id="hh51f"></pre>

                                        <pre id="hh51f"><mark id="hh51f"><thead id="hh51f"></thead></mark></pre>

                                          婷婷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