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6 閱讀次數: 1225
今年以來,宣城市人社部門緊盯營商環境優化,聚焦預防和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嚴把“事前源頭審查、事中系統監管、事后結果運用”三道關口,用心、用力、用情解決農民工的憂“薪”事,切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和社會和諧穩定。
事前源頭審查,規范勞動用工管理。將各類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納入勞動保障書面審查范圍,重點審查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情況、最低工資標準執行情況、社會保險繳納情況、勞務派遣規定情況和勞動用工規章制度等是否完善等情況,切實從源頭上規范企業用工秩序,強化依法用工。同時,秉承“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的服務理念,積極推行“互聯網+書面審查”方式,用人單位“一次不用跑”辦理書面審查業務。截止7月底,全市已有1400家用人單位通過網上申報勞動保障書面審查業務。
事中系統監管,保障工資報酬權益。積極推進農民工工資信息化閉環監管,暢通投訴渠道,提高處置質效。組織開展“全國根治欠薪線索反映平臺”線索處置效能提升行動,優化線索辦理流程,加強對線索處置的調度,并定期通報回訪。截止7月底,全市共接收平臺線索577條,已辦結566條,辦結率達98.1%,隨機抽取的線索回訪滿意度達100%。在門戶網站開通線上欠薪舉報投訴專欄,共收到群眾投訴42條,并全部按時處理完畢。該市實名制管理信息系統實現與全國建筑工人管理服務信息平臺和安徽省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監控系統實時對接,實名制覆蓋所有在建工程項目,農民工工資直接發放到本人銀行卡。截止7月底,全市進入實名制管理平臺在建項目268個,錄入勞務人員信息約13.8萬人。
事后結果運用,加強分類信用監管。制定《宣城市用人單位勞動保障守法誠信等級評價實施細則》,結合網上書面審查、日常監管核查等多方數據,對用人單位勞動用工情況進行誠信等級評價,并依據評價等級實行分類監管,將等級評價結果作為享受農民工工資保證金減免待遇和用人單位評優評先、評選勞模、招標、公司上市、和諧勞動關系用人單位評選等勞動保障守法情況審查的重要依據。今年以來,結合用人單位勞動用工誠信等級評價結果,為50個項目減免農民工工資保證金近5300萬元,為200多個項目辦理保函或保證保險等替代現金繳存農民工工資保證金,替代保證金金額達950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