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9 閱讀次數: 1400
深化改革“政策聚才”。持續加強黨對人才工作的領導,穩步推進人才制度機制改革,先后研究出臺優秀人才選拔管理辦法、急需緊缺人才引進管理辦法、新能源和化工產業人才引進培養若干措施、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實施方案、市級領導干部聯系優秀人才工作辦法、領軍人才優秀人才作用發揮“六大行動”實施方案、科技特派員考核管理辦法、柔性引才辦法等10余項人才政策,人才引育用留服務保障體系全面升級。同時,建立人才長效聯系機制和人才流失責任追究機制,健全了玉門市優秀人才信息庫、高校學生信息庫、引進人才動態管理工作臺賬等“兩庫一臺賬”,全市人才政策體系更加配套,銜接更加緊密,“聯動共抓、合力共建”的人才工作格局更趨完善。
因時制宜“精準引才”。堅持實用、急需導向,明確事業單位急需緊缺專業和企業急需技術技能人才需求,引進2022年第一批急需緊缺人才7名,第二批急需緊缺人才審核通過33人,其中30歲以下的碩士研究生12人。加強與周邊國有企事業單位的人才合作,從省疏勒河水資源利用中心等企業引進6名化工、水利專業的優秀人才掛職,選派2名年輕干部到酒鋼(集團)掛職學習。堅持按需公開招考招聘,調劑15名空余事業編制建立化工產業人才“蓄水池”,通過校園招聘引進化工專業技術人才15名、教育衛生系統專業技術人才85名。圍繞全市支柱產業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采取高薪聘請、顧問指導、項目合作等形式,柔性引進高層次科技人才30余名,聘請招商引資顧問9名,企業科技創新顧問專家(團隊)3個,組建科技人才創新創業團隊6個,轉化農業科技成果18項,人才的支撐效應顯著提升。
優中選優“精細育才”。以鍛造堪當時代重任的干部隊伍為關鍵,以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為支撐,研究出臺《選派優秀年輕干部到一線崗位掛職鍛煉實施辦法》,先后抽調24名干部到5個產業鏈常態化開展招商引資,選派21名優秀青年干部到鄉村振興、項目建設等急難險重一線崗位掛職鍛煉,推動本土人才在一線歷練成才。堅持事業為上、依事擇人,大力選拔學歷高、年紀輕、專業強的優秀干部,今年上半年提拔任用的35歲以下青年干部占到總數的37.7%,干部隊伍年齡結構逐步優化。堅持把開展干部調研作為發現識別優秀青年干部的重要手段,集中利用1個月時間,組建4個調研組深入全市113個園區、鄉鎮(街道)和市直部門單位開展干部調研,發現儲備一批優秀年輕干部,并按照近期使用、中期培養、遠期儲備三類,建立了來源廣泛、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后備干部庫,為市委精準科學選人用人奠定了堅實基礎。
激勵保障“栓心留才”。充分發揮人才政策整體效應,多維度構建“人才生態圈”,市財政每年安排300萬元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專門用于急需緊缺人才的引進培養、項目扶持、生活補貼、住房保障、健康保健和表彰獎勵,對引進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和“雙一流”全日制本科畢業生每年給予2萬元、1.2萬元、8000元的生活補助,工作5年后在本市購房的按市場價全額補助100㎡以上的住房一套,用真金白銀、真情實意留住人才。不斷加大全市人才干部住房保障力度,盤活閑置資產建成棲梧公寓1所37套,解決了鄉鎮單身干部周末無處去的問題;回購人才公寓12套,安置18名研究生以上高學歷人才入住;建設工業園區保障性住房663套,改善了產業工人住宿條件;提供職工公寓26套,為84名新入職青年干部解決了住房問題,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536套,人才公寓28套,實現了增“人數”與得“人心”同頻共振。落實補助獎勵政策,為8名酒泉市級領軍人才發放補助5.6萬元,為30名玉門市級優秀人才發放補助1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