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hh51f"><cite id="hh51f"></cite></p>

    <ruby id="hh51f"><mark id="hh51f"></mark></ruby>

      <p id="hh51f"><cite id="hh51f"></cite></p>

        <ruby id="hh51f"></ruby>
          <del id="hh51f"></del>

          <pre id="hh51f"></pre>

                    <pre id="hh51f"><mark id="hh51f"><thead id="hh51f"></thead></mark></pre>

                      江淮之濱“皖”美職建綻芳華

                      2022-09-01 閱讀次數: 1169

                      八百里巢湖煙波浩渺,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江淮大地。八百里皖江浩浩湯湯,唱響了新時代安徽職業能力建設的最強音。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是安徽省職業能力建設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時期。回首來時路,郁郁滿芳華。截至2021年底,安徽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總量依次增至612萬人、183.6萬人,較“十二五”末分別增長了50.1%、64.9%;3人獲中華技能大獎,評選產生151名全國技術能手,142名高技能人才享受省及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高技能人才、高技能領軍人才總量均位居全國前列。

                      完善政策為技能人才隊伍建設“賦能”

                      “公司被確定為世賽中國集訓基地,及時享受到600萬元的補助資金,這得益于省市出臺的相關扶持政策!”黃山裁云雕刻文化有限公司總經理方巧娟高興地說,“補助資金大大緩解了我們資金不足問題,對基地培養國家隊選手大有裨益。”

                      使命在肩,步履所達。為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2017年4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支持技工大省建設若干政策的通知》正式出臺。同年6月,省人社廳、教育廳、財政廳聯合制定了《支持技工大省建設若干政策實施細則》,構建成“1+2+16+N”的政策體系。

                      “‘1’指這個通知。‘2’指出臺的實施細則‘40條’,對技工大省文件中的每一條政策進行了細化,并明確省級技工大省項目資金來源和使用辦法。‘16’指全省16個地市均出臺了貫徹落實省政府通知精神的實施文件,明確目標任務和細化政策措施,確保省政府文件落實落地見效。”安徽省人社廳職業能力建設處副處長莊雪峰說,“‘N’指,安徽各地市出臺的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辦法等一系列配套文件,從具體政策操作層面作了詳細規定。”

                      安徽省人社廳二級巡視員劉曉燕認為,這些“硬核”政策,從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保障、激勵等多個方面提出了具體措施,以更大力度、更寬視野、更實舉措推動職業能力建設工作,對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聲聲不息,蹄疾步穩。安徽技工大省建設期間,累計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433.2萬人次,實施職業技能鑒定和技能等級認定224.2萬人次。完善政策,安徽昂首邁出建設技工強省的鏗鏘步伐,有力推動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截至2021年底,全省技能人才總量占就業人員總量的25.2%,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比例為30%。

                      打造平臺為技能成才架設“快車道”

                      一技在身,能動天下。2018年7月,黃山市國家級“洪建華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立以來,已培養雕刻人才40多名,有的已建立了省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有的成為省級工藝美術大師。

                      “干我們這一行的,講究的是手藝,若不動手實操,再好的工藝理論都會一文不值。”全國技術能手洪建華告訴記者:“在我們這里,有經驗豐富的師傅手把手教徒弟,培養他們敬業、精益、專注、傳承和創新,技能大師工作室是傳承工匠精神的最佳平臺。”

                      無獨有偶。2019年,阜陽市國家級“賈亮技能大師工作室”建立以來,已培養徒弟600多名,其中300多人在多個汽車企業工作,部分留校任教;多名徒弟獲得國家、省市級獎項。

                      為練就“獨門絕技”,培育“大國工匠”,安徽立足特色優勢產業,打造“高端”平臺,實施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項目、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項目。同時,瞄準重點發展產業,布局建設特色平臺載體,培養急需緊缺的高技能人才。到目前為止,全省共建有85所技工院校,認定產教融合型培育企業201家。

                      安徽還注重產教深度融合,開辟技能成才“新路徑”。“阜陽技師學院確立了‘校長圍繞廠長轉,專業圍繞產業轉,教學圍繞生產轉’的辦學思路,探索出‘學校像工廠、教室像車間、老師像師傅、學生像徒弟’的辦學模式,在產教深度融合方面走出了一條成功之路。”阜陽市人社局職業能力建設科科長齊雷介紹。

                      阜陽技師學院不斷深化校企合作,與中航科工二院、中職北方教育有限公司等100多家企業建立深度校企合作關系,共建智能制造、云計算和大數據等高精尖專業12個,吸引22家企業入校,在學院投資建設汽車4S店、駕校、實訓基地、學習型工廠等項目20多個,直接投資超過2億元。

                      截至目前,全省建有國家級、省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65個,國家級、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288個,世賽中國集訓基地20個,省級示范性公共實訓基地5個……黨的十八大以來,安徽技能成才平臺和載體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為技能人才插上“筑夢”翅膀,助他們騰飛翱翔。

                      改革評價為技能成才開辟“新路徑”

                      多年來,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安徽電力建設第二工程有限公司積累了大批職業技能人才。2021年,公司自主開展4000余名職工的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加上人員眾多且分散在全國和海外200多個工程項目上,職工返肥參加培訓和考試存在安全隱患,造成認定無法正常開展。

                      “我們以工作業績和技術成果為主要認定標準,開展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工作。”公司黨委組織部主任夏長銀說,“對技師和高級技師在主要工作項目、現場解決技術問題、技術改造和革新、傳授技藝等方面進行評估,以現場面試和網絡面試相結合、申報材料評審和答辯相結合的形式進行技能等級認定。”最終,這個公司出色地完成技能等級認定工作。

                      “近三年來,我們注重政策導向,聚焦企業需求,不斷推進企業自主評價;強化支持服務,創新技能人才評價方式;拓寬評價渠道,全力推進多元化技能人才評價,推動評價工作取得新成效。”合肥市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主任朱弋清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安徽積極打破技能人才發展的“天花板”,努力突破年齡、學歷、資歷、身份等限制,健全以職業能力為導向,以工作業績為重點,注重職業道德建設和職業知識水平提升的技能人才評價機制。目前,全省備案各級各類認定機構692家,涵蓋職業工種1400多個,累計核發技能等級證書69.8萬本。

                      優化服務讓技能人才“有為”更“有位”

                      “這種服務優質到超乎我們的想象!”現任黃山學院教師的嚴迪、李軍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嚴迪和李軍均是黃山學院畢業生,分別是第45屆世賽園藝、油漆與裝飾項目優勝獎獲得者。他們想回母校任教,其難度可想而知。“根據規定,至少是博士畢業生,才有資格進校任教。僅憑這一條,嚴迪和李軍就很難實現夢想。”安徽潤一生態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昌恒動情地說,“雖然他們都是我們這里世賽中國集訓基地培養的人才,但我們也愛莫能助啊!”

                      后來,在安徽省人社、教育部門以及校方的共同努力下,嚴迪和李軍終于如愿以償。

                      “對在世賽中獲得獎牌的選手,可直接聘用為(市直)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黃山市人社局四級調研員周京輝說,“我們除了建立引進高技能人才激勵機制外,還對高技能人才提供住房補貼和生活補貼等,讓他們享受到全方位服務。”

                      黨的十八大以來,安徽為技能人才提供就業、創業、教育、晉升、住房等全方位公共服務。“總之,我們多措并舉,讓技能人才在政治上有待遇、社會上有地位、生活上有優惠、事業上有扶持,讓他們在更高層次、更廣闊平臺上實現自身價值和社會價值。”劉曉燕如是說。

                      安徽積極做好技能人才配套服務工作,依托社保卡建設“技工藍卡”庫,對技能人才進行身份標識,提供社保關系接續等實名制跟蹤服務。同時,開展評選表彰活動。每兩年組織開展一次全省高技能人才評選表彰,分別為江淮杰出工匠獲得者獎勵20萬元、省技能大獎獲得者獎勵5萬元。

                      好風憑借力,揚帆正遠航。“我們將積極采取出臺支持技工強省建設政策、做大做強做精職業技能培訓、推動技工教育高質量發展、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統籌抓好職業技能競賽工作、推動落實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等措施,努力打造中部領先、全國爭先的技能人才新高地。”安徽省人社廳副廳長劉少華表示。

                      新作為開啟新征程。安徽職業能力建設事業正劈波斬浪、奮楫爭先,朝著更加輝煌的未來揚帆遠航!

                        <p id="hh51f"><cite id="hh51f"></cite></p>

                        <ruby id="hh51f"><mark id="hh51f"></mark></ruby>

                          <p id="hh51f"><cite id="hh51f"></cite></p>

                            <ruby id="hh51f"></ruby>
                              <del id="hh51f"></del>

                              <pre id="hh51f"></pre>

                                        <pre id="hh51f"><mark id="hh51f"><thead id="hh51f"></thead></mark></pre>

                                          婷婷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