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8 閱讀次數: 996
“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擲地有聲的兵團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兵團人社人。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考察,強調“要加快推進兵團改革,深化兵地融合,打造城鄉和諧的田園式家園,充分發揮兵團作為安邊固疆穩定器、凝聚各族群眾大熔爐、發展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示范區的功能和作用,努力形成新時代兵團維穩戍邊新優勢。”
在總書記的關心下,在兵團精神的鼓舞下,兵團人社部門充分發揮社保的“穩定器”作用。十年來,制度更加健全,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統籌層次不斷提高,保障能力不斷增強,不斷滿足兵團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社會保障需要。
用改革的思路建立民生保障制度
十年耕耘,兵團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碩果累累。
2020年,兵團規范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兵團級統籌,向實現全國統籌邁出堅實一步。“此事關系到廣大參保人員切身利益和兵團經濟社會發展穩定大局。通過規范兵團級統籌,我們實現了基金的統收統支,增強了養老保險基金共濟能力,促進了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兵團人社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鶴林說。2022年5月,兵團印發落實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制度的工作方案,規范了養老保險政策、經辦服務程序、信息系統和待遇項目,并建立了兵團及師市養老保險支出責任分擔機制和管理考核機制。
“目前兵團享受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退休人員有67.42萬人,繳納社保費的在職人員有104.34萬人”兵團人社局養老保險處處長王霞介紹,通過實行兵團級基金統籌調劑,保證了養老保險待遇按時足額發放。
“領養老金以來,待遇每年都有增長。”兵團十二師221團的賀桂蓮今年67歲,2011年參保繳費,2015年開始領取養老金。2022年1月,兵團十二師調整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從每人每月150元增長到360元,賀桂蓮的待遇也隨之提高。
兵團從2015年正式實施統一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2018年,又出臺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健全完善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待遇確定,調整了個人繳費檔次標準和補貼機制,落實了貧困人員兵團代繳費政策,實現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保值增值。
10年間,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大幅增長,截至目前已達200余萬人。兵團人社部門充分利用各類渠道,大力宣傳參保的重要性,使群眾參保觀念發生改變,由少數人參保變為如今的全民參保,2022年,全民參保被列為兵團黨委“我為群眾辦實事”十件實事之一。不斷完善的社會保險體系對兵團發展的助推作用越來越明顯。
用保發展的措施實施援企穩崗
“近年來,我們公司享受了很多項扶持政策,這些政策就是及時雨。”圖木舒克市前海棉紡織有限責任公司人力資源部業務主管董麗麗說,近年來企業的生產和運輸成本不斷升高,尤其是在企業遭遇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后,人社部門的援企穩崗政策一下子讓他們有了“定心丸”,緩解了經營壓力,穩定了職工隊伍,增強了戰勝困難的信心。
企業,是屯墾戍邊的重要力量。2016年,兵團人社部門開始實施普惠性穩崗返還政策,對不裁員少裁員的參保企業,返還上年度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扶持企業穩定發展。
2020年,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兵團延續實施困難企業穩崗返還政策。同時,放寬裁員率標準、提高返還比例、傾斜支持中小微企業。2022年,繼續實施失業保險普惠性穩崗返還政策,大型企業按企業及其職工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返還,中小微企業按90%返還。
“對受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影響暫時無法正常生產經營在7日以上的所有參保企業,我們依據申請發放一次性留工培訓補助。企業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簽訂勞動合同并參加失業保險的,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王霞說。
實打實鑿的政策帶來真金白銀的實惠。
“援企穩崗政策確實幫助我們減輕了不少負擔,直接傳導到職工就業,讓社會發展保持了穩定。”新疆神宇水利水電建筑安裝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人的話說到了點子上,也是很多企業的共識。
據統計,截至8月底,援企穩崗涉及資金達5.16億元。
“要注意鋼筋位置,鋼板筋起步筋距離需要50毫米……”這是今年7月,在三師五十一團北區城鎮基礎設施配套建設項目部“建筑施工技術”培訓現場。此次培訓是兵團團場連隊建筑工匠培訓的一部分。
“培訓一共有140人參加,主要培訓墻磚砌筑和鋼筋綁扎工種的操作順序、工藝要點、質量安全保證措施等內容。”張鶴林介紹,培訓結束考核通過者可獲得專項職業能力證書,符合條件的,還可申領技能提升補貼。
2017年以來,兵團人社部門在“援企穩崗”中不斷豐富失業保險的造血功能,發放職業技能提升補貼。2018年,又將失業保險結余的20%用于職業技能培訓,支持職工提升職業能力,助力企業人才紓困,提升市場主體素質、穩定就業。
用全心全意的態度服務兵團群眾之所需
梳理經辦流程、簡化證明材料、縮短辦事時限、提供優質服務。十年來,兵團社保部門圍繞想方設法利民便民這一主題,大膽嘗試,不斷創新。
“申領失業保險金會影響就業嗎?”
“勞動者在職期間參加了失業保險,失業后能享受什么待遇?”
……
這是“十二師社保”微信公眾號推出的“關于申領失業保險金,不懂來這問!”欄目。
不止是十二師,如今微信公眾號平臺已經成為兵團人社部門發布社保政策法規、服務指南、工作動態的重要渠道。
屯墾戍邊幾代人,都是兵團寶貴財富,都是人社服務對象。黨的十八大以來,兵團人社部門將主動服務貫穿于社保的每一項工作。線上隨時回應網民訴求,線下工作人員走上街頭、深入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為打通經辦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制定了具體的工作細則;推出“打包辦”服務方案、推行“不見面”服務承諾、開通“一網通辦”線上通道;還對高頻事項“提速辦”、所有事項“簡便辦”;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簡化諸多辦事環節。
在隊伍建設上,十年來,兵團人社經辦人員素質不斷提高,學政策、鉆業務、強技能、優服務成為社保戰線上的共勉共識。
“太謝謝你們了,這么快銀行就上門幫我制作了社保卡。”張中儉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八十三團的退休人員,考慮到他手機使用不熟練,行動不便,當地人社部門工作人員主動協調相關部門上門服務,解決了老人的所急所需。
“針對80歲以上高齡、病殘等行動不便人員,我們提供政策咨詢、社保待遇資格認證等上門服務,并納入服務臺賬實施動態管理。”兵團社保中心主任劉尚德說。
讓弱勢群體也能享受到優質的社保服務。十年來,兵團人社部門不斷探索,逐漸形成一套適老化服務。比如,在開通“網上辦”“掌上辦”的同時,保留老年人熟悉的傳統線下服務方式”,并提供預約服務,安排老年人錯峰辦業務。通過“電話傳真情溫暖老人心”活動,為74.4萬名退休人員送上暖心問候,占退休人員總數的9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