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3 閱讀次數: 1013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在推動社會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上持續用力,織密社會保障安全網,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十年來,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進入快車道,建成了具有鮮明中國特色、世界上規模最大、功能完備的社會保障體系。中國之聲特別報道《領航中國》11日推出《織密社會保障網 托起人民群眾美好生活》。
今年以來,隨著各地積極落實上調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政策,我國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71歲的河南鄭州退休職工朱先生:我剛剛退休的時候3000多元,如今現在每個月都拿到5300元了。
圍繞覆蓋全民、人人享有社會保障的目標,我國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十年增加了2.5億人。福建省三明市夏茂鎮俞邦村村支委鄧素華說,全村符合辦理條件的人群近70%都有了養老保險。
鄧素華:這個養老保險,村民可以直接用社保卡領取養老金作為固定養老收入,相當于就是給村民的基本生活也多了一份保障。
與此同時,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也不斷取得突破,統一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加快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制定職業年金辦法,修訂企業年金辦法,建立并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制度開始實施。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養老保險司負責人亓濤:今年1月,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制度啟動實施,上半年已完成1240億元的資金調撥工作,全國社保基金有超過2.6萬億元的戰略儲備,中央層面已劃轉國有資本1.68萬億元充實社保基金。
當前,我國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會保險基金累計結余6.9萬億元,社會保險基金年度收支規模超過13萬億元,市場化投資運營基金超過8萬億元。不僅有力支撐了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而且工傷保險的共濟能力和保障水準都得到了有效保障。
河北邢臺企業員工韓鵬因工受傷,當地人社部門幫助他實現了工傷保險待遇審核報銷“快認、快鑒、快付”。
韓鵬:當時住院總共花費大概在5000多元,工傷認定完結之后,就全額報銷了,相關的誤工費等單位也都支付了。
如今,一張社會保障卡,100多項業務覆蓋民生領域。廣西民族大學學生周永維就通過當地人社部門的微信公眾號提交了辦理求職創業補貼事項的申請。
周永維:不用填寫表格,也不用到現場辦理,足不出戶,補貼就打進了我的社保卡里,每個環節都有短信告知,還可以在線實時查詢掌握進度。
截至2022年6月底,我國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超過13.6億人,其中電子社保卡領用人數超過5.75億人。
而隨著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上線運行,社保查詢、失業保險待遇申領等全國性、跨地區的社保公共服務更加方便。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信息中心主任宋京燕:隨著全國統籌信息系統的切換上線,流動就業參保人員在各個參保地區的全歷史參保繳費記錄,將可通過電子社保卡進一步實現一鍵實時查詢,方便程度將再上臺階。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已建立5400余個縣級以上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形成從中央、省、市、縣、鄉鎮(街道)五級社保經辦管理服務網絡。以社會保險為主體,具有鮮明中國特色、世界上規模最大、功能完備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成,穩穩地托起了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