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4 閱讀次數: 356
長春市本級(含雙陽區)已有14.34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參保;工傷保險參保戶數達6.4萬戶;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14.87萬人……近年來,市社保局始終以“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辦群眾之所需”為目標,不斷拓展工作職能,有的放矢、目標明確,進一步織密兜牢社會保障安全網,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從無到有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落實到位
為統籌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養老保險制度,市社保局自2015年9月30日正式啟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實現了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經辦職能“從無到有”。經過數據采集、準備期、業務過渡,目前已實現了養老保險征繳及養老金社會化發放、職業年金及事業單位失業保險征收。截至2022年7月末,長春市本級(含雙陽區)已有14.34萬參保人員,其中在職參保8.79萬人,退休5.55萬人,4.46萬名退休人員已實現社會化發放。
在保障退休人員利益方面,市社保局全力推進改革后退休“中人”待遇重新核定工作,截至7月末,已為3895名退休“中人”兌現新辦法待遇并足額補發到位。
同時,市直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改革與推進,補齊了養老保險制度覆蓋方面的“短板”,使得我市養老保險的覆蓋面進一步擴大,為全市社會保險事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保障。
穩中有序
工傷保險經辦管理平穩移交
2021年,工傷保險由市醫保局經辦機構整體移交至市社保局經辦機構。在市醫保局的積極配合下,市社保局組建機構成立工傷保險管理處,從定點醫院的專線鋪設和接口改造,到實現工傷職工就醫刷卡結算,從擬定交接方案和集中學習培訓,到舉辦交接儀式,經過6個月的籌劃,7月19日起,工傷保險由市醫保局移交至市社保局,并于8月9日起業務正式上線運行。
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完善,我市工傷保險參保范圍不斷擴大,參保戶數和人數持續增長,長春市本級參保戶數達6.4萬戶,參保人數約140萬人,同時按時足額為工傷職工發放定期待遇,切實保障工傷職工利益。目前,我市落實國家和省市各項工傷保險相關政策,對新業態基層快遞人員優先參加工傷保險,強化服務,大力推行網上經辦系統,讓參保對象少跑路,優化流程,簡化手續,對低風險業務下沉分局辦理,并適時將試點全面推開。
統籌協調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穩步推進
2010年1月,朝陽區被列為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首批試點區,2010年1月末,市社保局為朝陽區新農保達齡人員成功發放了養老待遇。2010年10月,在凈月高新區和雙陽區啟動第二批試點工作,市社保局負責全流程經辦,建立起上下溝通、協調、層層負責的工作體制,為農民參保繳費,享受待遇提供高效、便捷、規范的服務。
2011年7月,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在全市范圍鋪開。2013年6月,為進一步擴大社會保險覆蓋范圍,市政府將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納入到幸福長春建設規劃中,市社保局確保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按時足額發放。同時開展領取待遇資格認證工作,預防冒領養老金問題發生。
2014年,按照關于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要求,市社保局負責全市范圍內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業務經辦和業務管理工作。
2017年,落實城鄉居民保險政策扶貧工作,充分發揮社會保險政策作用,對建檔立卡未標注脫貧的貧困人口、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困難群體,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地方政府為其代繳最低標準養老保險費。市社保局負責與相關部門的數據交換、組織參保、代繳保費等工作。
截至2022年6月末,我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14.87萬人,其中市本級(含雙陽不含九臺)參保人數61.38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