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9 閱讀次數: 2254
為了有效解決退休人員領取養老保險待遇資格認證“辦事慢、多頭跑、來回跑”的問題,今年以來,內蒙古自治區在全面實現當地數據集中和一體化的基礎上,利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人體生物特征識別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探索開展了人臉和聲紋等人體生物特征認證信息系統建設,自此養老保險認證開啟了“不見面認證”的新模式,為全區481萬名退休人員提供便利。
人臉識別系統采用動態識別技術,有效防止認證過程中采用照片、視頻流等作弊行為,大大遏制養老金冒領現象的發生,保障社保基金安全運行。人臉圖像信息初次采集成功后,對于上了年紀、行動不便或在外地居住的退休人員,只需登錄“內蒙古12333”手機APP或認證網站,通過攝像頭動態核對臉部特征,幾秒鐘即可完成身份認證,真正實現了“不見面認證”。
截至目前,該區人臉識別系統已在赤峰市、通遼市、呼倫貝爾市、烏蘭察布市、錫林郭勒盟、阿拉善盟全面啟用,累計采集182.8萬人的人臉信息,總認證次數830萬次,手機及網上自助認證92萬次。
----稿件來源:中國勞動保障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