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0 閱讀次數: 871
近日,為了搭建企業融資平臺,加快海歸企業融資進度,由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主辦,中關村海外人才創業園協會協辦,中國人民大學留創園承辦的中關村留學人員企業精品項目推介會“三三會”在中國人民大學文化大廈舉行。會議主要集中展示了人大留創園的優秀創業項目,吸引了有關投資機構、海創園(或留創園)以及海歸企業前來參加,顯示了高校留創園匯聚資源的獨特優勢。
信息與資源優勢 幫助海歸創業企業破解難題
高校留創園為海歸創業企業搭建了一個匯聚各方信息和資源的平臺。“中關村的各高校留創園是中關村和高校合作共建的,園區能聯絡到政府、高校、創業園、企業、投融資機構等各種組織或單位。”中國人民大學留學人員創業園(以下簡稱人大留創園)副主任魏麗麗以人大留創園為例介紹道。海歸初創企業的最大困難就是場地和資金的缺乏。“人大留創園為海歸企業提供注冊地和價格實惠的辦公場地。”
北京立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立職公司)是人大留創園正在孵化的優質企業,其核心成員皆為海歸。曾在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公共關系專業就讀的康勿鳴現為立職公司新媒體運營主管,他說:“留創園給我們公司提供了價格優惠的創業場地和融資對接服務,例如剛剛過去的‘三三會’。”
“三三會”是一個為海歸創業企業搭建的涵蓋融資在內的資源平臺,為海歸創業企業與政府或民間的組織機構聯系創造了條件。
魏麗麗說:“‘三三會’是我們為推動海歸創業企業融資的精品活動之一,我們還為企業提供創業講座、員工培訓等其他服務。當然,服務內容并不局限于這些,我們會根據不同企業的具體情況開展形式多樣的扶持活動。”
據康勿鳴介紹,公司創立初期的另一難題是招人難。他說,“即使給出了非常優厚的薪酬條件,也很難招到合適的人才。”作為一家提供留學咨詢和海外求職輔導的海歸企業,立職公司的業務要求比較高,因此對于加盟人才的素質要求也比較高。對此,人大留創園正在積極協助。
產業集群、智庫支持優勢 幫助海歸創業企業疏通信息渠道
一位立職公司的管理人員表示,一般情況下,園區的海歸創業企業獨立開展各自業務,但園區內各企業間也經常進行交流,共享信息。“比如,我們公司經常和綺語(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交換信息,互相推薦客戶和投資人。”
魏麗麗介紹,人大留創園是全國第一家以服務文化創意產業為主題的留創園,目前進駐了30多家海歸創業企業,類型相近,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產業集群,彼此之間的交流比較方便。
文化創意產業是一個注重交流與互動的產業。在線上,可以借助新媒體技術實現互聯互通;在線下,通過“抱團取暖”、共享資源,最終實現各自的發展和友好合作。
魏麗麗補充說,高校留創園還有智庫的支持。“我們留創園有兩個主要研究文化產業的研究院,在文化產業數據及政府規劃方面為企業提供數據支撐。例如中國人民大學創意產業技術研究院,是北京市政府和中國人民大學共建的。在人文社科領域,人大的智庫優勢不言而喻。學校和留創園通過發布會、論壇等形式,為園區內外企業提供文化產業發展的數據和政策信息。”
康勿鳴表示,將高校留創園作為創業公司的運營地,使其擁有了全國最前沿的信息資源和最頂級的創投資源,使得創業團隊可以快速地掌握關于產業發展的數據和政策信息,并相互交流,幫助企業進行決策。
憑借資源優勢 幫助海歸創業企業快速發展
魏麗麗介紹,人大留創園孵化海歸創業企業項目超過200個,吸引超過400名碩士以上學歷海歸入園創業。中關村海創園協會的主要會員單位是北京各重點高校留創園,人大留創園是其中之一。中關村海創園協會官網顯示:“在孵留學人員創業企業約3500家,另有1600多家留學人員創業企業已經完成孵化階段,正在中關村繼續發展。”
“回國創業初期最主要的困難是融資和招聘人才。而憑借高校留創園的獨特優勢,這兩個問題已經或正在解決。”康勿鳴說。目前立職公司的微信公眾號“英國小隊長”擁有超過10萬人的海外關注量,處于英國媒體賬號的前列。據悉,立職公司已經啟動了新一輪融資工作,正在朝著成熟發展的方向前進。在談到未來的發展規劃時,康勿鳴坦言:“未來計劃打通中英兩國的求職信息渠道,解決不對稱問題,讓海外學子可以更快捷地找到合適的工作。”
----文章來源:中國就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