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2 閱讀次數: 1040
1
內推失敗的原因
內推失敗,無外乎以下幾種原因
1、沒有合適的人選
徐州HR經常會聽到員工說:知道公司想招人,但是我身邊沒有人適合啊!不過這也并不一定是因為員工圈子小,人脈少,還可能是因為公司的薪酬體系、晉升渠道各方面都達不到朋友的要求,也可能是公司雇主品牌沒做到位。試想一下,如果自己的員工對公司都沒信心,想著要跳槽,怎么可能還會幫你推薦呢?即使推薦了,他的朋友連聽都沒聽過這個公司,更沒有興趣了。
所以內推也找不到人,企業也要從自身找找原因。
2、推薦太復雜,自找麻煩
有些員工身邊雖然有合適的人選可以推薦,但在此過程中,一點點不便或疑慮都可能會成為員工內推的阻礙,降低內推的積極性。例如推薦的時候,員工要向朋友描述職位要求,討要簡歷,跟徐州HR做溝通等等,都增加了自身的麻煩。假如推薦之后HR的態度敷衍或者反饋不及時,員工和候選人遲遲不了解后續情況的話,就會讓員工的內推體驗變得很差。
另外有的徐州HR為了增加崗位吸引力,會把職位薪酬范圍幅度設置得很大,崗位匹配需求和發展空間也都比較模糊,這導致員工無法準確評估職位要求,從而推薦來了不適合的候選人。比如候選人的期望薪資接近范圍上限,而實際上HR給的薪資卻是范圍的下限,這就會讓候選人感到被欺騙,從而對內推的員工產生埋怨,員工自己也很委屈。
3、沒有獎勵,缺乏推薦的動力
還有些員工會向徐州HR表示:推薦朋友費時費力,還沒有獎勵,太打擊積極性了。不少企業的內推機制以結果為導向,也就是說只有候選人被推薦入職以后,員工才能獲得內推獎勵,而如果候選人未被錄取,員工則不能獲得獎勵。所以很可能員工費了很大心血幫企業找人,結果被企業否定,讓員工感到很挫敗,以后便不會再積極舉薦。
影響候選人是否成功入職的因素很多,可能有些候選人條件不錯,但因職位有限,只能作為儲備人才,即使如此,員工的推薦依然功不可沒,依然需要獎賞。
2
提高內推效率的方法
1、廣宣制度,明確崗位
想要內推效率,徐州HR要做的第一點就是“廣宣制度,崗位明確”,即不管你推不推薦,但你一定要知道公司的這項制度!同時,在確立公司招聘的崗位后,一定要多渠道多途徑的傳播出去,讓公司每一位員工都清楚的指導公司目前崗位需求,如有變換隨時調整,保證員工推薦的準確性和高效性。像我們熟知的騰訊,就一直在采用“超級伯樂”制度。
2、提升雇主品牌形象
要讓員工熱衷于內推,徐州HR還要建立起良好的雇主品牌形象。這一點很重要,但是常常被忽略。當員工能自信地在朋友面前為公司宣傳,那么內推也就更易水到渠成了。
如何提升雇主品牌形象呢?以下4點供你參考:
(1)調整薪酬體系:根據崗位重要性和市場行情來制定有競爭力的薪酬;
(2)優化晉升渠道:可針對職能人員設立“橫向發展通道”,即在不同的職位、不同部門之間建立起轉換和遷移的通道,提供多元化的人才成長方式。比如為技術人員制定“技術+管理”的雙晉升通道;
(3)全方位塑造企業的正面形象:例如建立招聘官網,發布H5廣告宣傳企業實力等。總之,要讓內部員工感受到企業的品牌實力,員工認可企業,才會愿意為企業做宣傳。
(4)提升員工關愛服務水平:除了逢年過節的福利,更應該從內部的溝通、社交、關愛、服務等方面著手打造員工共享服務體系,提高員工滿意度;
3、多樣化激勵手段
當然,激勵手段是不可少的,徐州HR可以參考以下三種激勵模式:
(1)純積分制:如果公司有,可以采用分級分階段式的純積分模式,這樣的系統可以實現積分管理、信息基礎管理、面試管理、試用期管理等繁雜的數據工作。
(2)積分+獎金制:在沒有IT系統支持的情況下,可以使用這個模式,即推薦過程的激勵用積分獎勵,推薦成功之后有現金獎勵。這樣設定不同類別的獎項盡可能的吸引員工參與,然后再用季度積分清零來提高數據工作效率,這種方式更適合初創型公司。
(3)二次內推獎勵:比如A認識B,B認識C,A推薦了B,B沒來卻推薦了C,那么B能不能得到獎勵呢?這屬于二次推薦的范疇,也應當給予獎勵。
總之,想要內推效率提高,需要內外兼修——提高自身品牌形象,做好員工動員工作。做到這兩點,相信徐州HR再也不用擔心內推失敗了。
來源:互聯網(版權歸原所有,有疑問,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