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hh51f"><cite id="hh51f"></cite></p>

    <ruby id="hh51f"><mark id="hh51f"></mark></ruby>

      <p id="hh51f"><cite id="hh51f"></cite></p>

        <ruby id="hh51f"></ruby>
          <del id="hh51f"></del>

          <pre id="hh51f"></pre>

                    <pre id="hh51f"><mark id="hh51f"><thead id="hh51f"></thead></mark></pre>

                      2017年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金改革方案最新消息

                      2019-03-15 閱讀次數: 1261

                      2017年養老金改革方案最新消息
                        
                        一、全國統籌如箭在弦
                        
                        在十九大開幕當日,習近平代表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時就曾提到,我國要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盡快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而在短短一周內,尹蔚民再次公開提到這項工作并明確了下一步的政策安排,著實令業內驚喜。所謂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狹義上就是各地將資金歸結到國家層面,由中央統一調度使用。“自上世紀90年代至今,業界已經持續20多年推進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但一直鮮見實質性進展。”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副秘書長齊傳鈞表示,然而隨著各地養基金池子收支能力差距逐漸拉大,以及我國老齡化程度日益嚴峻、養老需求迅速爆發,全國統籌已如箭在弦。
                        
                        要解決養老保險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尹蔚民拋出了三條具體對策,也是近期將采取或者已經采取的措施。“首先,我國要盡快實現基本養老保險的全國統籌,明年會邁出第一步,實行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中央調劑制度;實現全國統籌之后,就運用了社會保險的大數法則,互助共濟。”此外,尹蔚民還介紹了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運營和劃撥國有資產充實社保基金兩項措施,其中,劃撥國有資產明年將實施。
                        
                        二、區域差異倒逼改革提速
                        
                        “目前,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已進入低速發展期,2015年我國參保人數、參保職工人數等都出現了下滑,特別是后者,增速只有2%左右。與此同時,所有省份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雖然保持增長,但落后于支出增速,即使財政加大了投入力度,也沒有扭轉這一局面。”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執行研究員孫永勇直言,在此大背景下,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雖然整體累計結余較大,但分布很不均衡,廣東有6000多億元,江蘇、浙江均有3000多億元,但有些省份當期結余很少甚至是負數,只能靠“吃”累計結余度日,各地支付能力相差可達近40倍。尹蔚民在發布會上也表達出了類似觀點,“我國區域發展很不平衡,老齡化程度差異非常大,黑龍江是目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付最困難的省份,撫養比是1:3,而廣東最高是9:1”。尹蔚民表示,現在,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每年當期結余約為4000多億元,累計結余4萬多億元,可以支撐16個月的發放,實行全國統籌就是為了解決省與省間的不平衡問題。
                        
                        三、充實養老金的治本之策
                        
                        在業內看來,為實現養老金全國統籌,相關部門有“傷筋動骨”或“以穩為主”兩條改革路徑。有社保領域權威專家曾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業界對于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制度改革的思路中,一種是一步到位地實現統收統支的全國統籌,第二種是漸進地先建調劑基金再走向真正意義上的全國統籌,比如現在讓部分繳費低、基金結余多的地區每年上繳一定比例,再調劑給繳費高、基金結余有限甚至收不抵支的地區,最終過渡到全國統一。齊傳鈞坦言,短期來看,如果要盡快推出全國統籌方案,后者確實是相對現實、易操作的途徑,而尹蔚民本次的表態也印證了人社部將采取“從易到難”這個改革方向。不過,也有專家提醒稱,參考部分省份建立資金池的做法形成現階段所謂的“全國統籌”很可能會出現新的不公平,新政推行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相關國家部門是否強勢、執行力是否到位。為了實現養老保險基金的保值增值,人社部明確今年養老金將啟動投資運行,首批2萬億養老金的30%將進入股市。近日,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發布公告,公布了21家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證券投資管理機構。這也意味著,養老金入市進入最后的倒計時。
                        
                        養老金改革方案解讀
                        
                        1、完善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制度。加強個人繳費與待遇水平之間的聯系,做到多繳多得、長繳多得,鼓勵參保繳費。隨著退休人員預期余命的延長,合理調整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改進個人賬戶記賬利率辦法,研究完善個人賬戶余額繼承政策。
                        
                        2、實現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統籌考慮制度設計、中央與地方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等相關問題,積極穩妥推進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增強調劑基金余缺的能力。
                        
                        3、豐富社會保險基金收入來源渠道。拓寬社會保險基金投資渠道,推進基金市場化、多元化、專業化投資運營。逐步提高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比例,2020年提高到30%,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
                        
                        4、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綜合考慮我國人口結構、就業結構變化趨勢和社會保障可持續發展要求,出臺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適時適度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的領取年齡。
                        
                        5、加快發展補充養老保險。完善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個人所得稅遞延納稅政策,擴大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鼓勵職工參加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推動建立多層次的養老保險體系。
                        
                        6、建立基本養老金合理增長機制。以職工和居民收入為基礎合理確定基本養老金水平,建立綜合考慮收入增長、物價變動等主要因素的正常調整機制。
                        
                        2017年養老金調整情況分析
                        
                        從2016年起,為2015年底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并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提高基本養老金水平,總體調整水平為2015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6.5%左右。這是我國連續第十二次上調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也是首次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同步調整,預計將有8500多萬企業退休人員、1700多萬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受益。據介紹,目前我國養老保險基金收支壓力不斷加大。“十二五”期間,基金支出年均增長率19.7%左右,基金收入年均增長率16.8%左右,支出增長率超過收入增長率近3個百分點。不過,在財政補助不斷加大的情況下,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每年的總收入仍大于總支出。2015年企業職工養老基金總收入約2.7萬億元,總支出約2.3萬億元,累計結余約3.4萬億元,可以支付17個月。
                        
                        從國外經驗看,建立養老保險制度的國家普遍建立了基本養老金的調整機制,對養老金水平定期調整,多數國家每年調一次,調整水平多與物價或工資指數掛鉤,或綜合考慮物價和工資增長狀況,有的國家還兼顧人口結構變化等。此次調整就綜合考慮了與工資增長狀況、物價變動狀況的關系,可以看作建立合理調整機制的開始。下一步,有關部門將總結連續調整養老金的經驗,借鑒國外經驗,結合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發展頂層設計,盡快提出建立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合理調整機制的具體方案,合理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促進養老保險制度發展可持續。
                        
                        養老金改革方案建議
                        
                        a.調整原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以公民參加社會勞動的時間作為計算和調整基本養老保險金的基礎,依據參加社會勞動的單位時間進行均等分配。
                        
                        b.調整范圍:建國以來從企業、事業、機關、部隊、院校等單位到社會上的所有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退休人員。
                        
                        c.調整目的:不以提高待遇水平和平均增加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為目標,以公平合理為要素,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以增強公平性、適應流動性、保證可持續性”為目的。
                        
                        d.調整養老金計算公式:個人養老金數額=老年養老金+勞動退休金+個人儲老金
                        
                        月老年養老金=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年齡補貼率×(個人年齡-65)+勞動補貼率×個人累計繳費年限]
                        
                        月勞動退休金=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勞動退休金百分率×個人累計繳費年限
                        
                        月個人儲老金=個人退休時的個人賬戶儲存額的110%÷(76-個人實際退休年齡)÷12
                        
                        【相關問答】
                        
                        1、改革前參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員養老金怎么辦?
                        
                        【答】這是廢除養老金雙軌制改革的政策之一。《決定》明確,對改革前參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員,通過實行過渡性措施,保持待遇水平不降低。總的原則實際就是“老人老辦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過渡”。
                        
                        2、養老金改革有什么意義?
                        
                        【答】有利于緩解中央財政過重負擔和壓力,有利于縮減分流事業單位富余人員,有利于事業單位增添新鮮血液。
                        
                        3、國家是哪一年開始實施養老保險的?
                        
                        【答】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最早是依據《國務院關于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通知》國發(1995)6號文要求,制定了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案,建立了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促進了養老保險新機制的形成,保障了離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取得了新進展。

                        <p id="hh51f"><cite id="hh51f"></cite></p>

                        <ruby id="hh51f"><mark id="hh51f"></mark></ruby>

                          <p id="hh51f"><cite id="hh51f"></cite></p>

                            <ruby id="hh51f"></ruby>
                              <del id="hh51f"></del>

                              <pre id="hh51f"></pre>

                                        <pre id="hh51f"><mark id="hh51f"><thead id="hh51f"></thead></mark></pre>

                                          婷婷综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