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hh51f"><cite id="hh51f"></cite></p>

    <ruby id="hh51f"><mark id="hh51f"></mark></ruby>

      <p id="hh51f"><cite id="hh51f"></cite></p>

        <ruby id="hh51f"></ruby>
          <del id="hh51f"></del>

          <pre id="hh51f"></pre>

                    <pre id="hh51f"><mark id="hh51f"><thead id="hh51f"></thead></mark></pre>

                      公務員養老金并軌后,工資怎么發?

                      2019-03-15 閱讀次數: 1217

                      根據安排,機關及參公管理單位、行政類、公益一類二類事業單位及其編制內的工作人員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單位按本單位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工作人員的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之和的20%、個人按本人工資收入的8%繳費。同時建立職業年金制度,個人、單位分別按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的4%、8%繳費,全部計入職業年金個人賬戶。此外,各地實施意見對于改革范圍也作出界定。要求按照機關事業單位編制管理規定確定參保人員范圍,編制外人員應依法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對于編制管理不規范的單位,要先按照有關規定進行清理規范,待明確工作人員身份后再納入相應的養老保險制度。
                        
                        養老金并軌后對公務員有什么影響?
                        
                        改革之后退休公務員養老金從大的層次上分為兩塊:基本養老金和職業年金。上述決定只規定了基本養老金的細節,基本養老金跟企業職工一樣分為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統籌賬戶又叫做基礎養老金,是由單位從工資總額中繳20%,這是個大的“資金池子”,個人賬戶是本人繳費工資的8%。而職業年金作為一種全新的制度安排,還要等待人社部、財政部再出管理辦法,決定只是原則性規定,單位按單位工資總額的8%繳費,個人按本人繳費工資的4%繳費。當然,已經退休的人員按這個辦法沒法算退休費了,所以老人還是按“老辦法”財政全包;還沒退休而且工作累計沒滿15年的(機關事業單位工作年限視同繳納年限),全按照決定里的新辦法來算養老金;還沒退休但已經工作滿年限的,按新辦法顯然就“虧”了,所以在基本養老金基礎上會發給他們“過渡性養老金”,怎么發、誰來出錢,也要等人社部出規定,至于“過渡性養老金”和“職業年金”有沒有關系,應該可以從人社部未來的規定里找到說明。
                        
                        “中人”將從社會統籌基金中支付過渡性養老金
                        
                        養老金“并軌”改革實行“老人”老辦法、“中人”中辦法、“新人”新辦法。相對于“新人”(辦法實施后參加工作的)和“老人”(本辦法實施前為編制內工作人員且已經退休的),改革前參加工作、改革后退休且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中人”的待遇如何過渡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對此,各地實施辦法均明確提出,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依據“視同繳費年限”長短發給過渡性養老金。不過,對于過渡性養老金的具體計發等問題,一些地區尚未給出具體過渡辦法,未來或將另行制定。
                        
                        專家表示,“中人”退休后待遇將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職業年金和過渡性養老金四部分組成。并軌時職工的年齡越大,在其實際領到的退休金中,基本養老金占到的比例就越小,過渡性養老金占到的比例就越大。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認為,過渡期結束后,“中人”養老待遇會因人而異,但是差距不會太大。因為到時候不僅職工的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有了一定的繳費積累,而且養老金還隨著待遇調整機制會不斷上調,再加上累積的職業年金,幾項相加之后的養老金絕對額可能還會增加。
                        
                        多地設立10年過渡期“保低限高”
                        
                        過渡期養老金工資計算
                        
                        對于過渡期的時間究竟有多長的問題,多地在實施辦發中提出設立10年過渡期,并在過渡期內實行新老待遇計發辦法對比,“保低限高”。如北京市提出,過渡期內,新辦法(含職業年金待遇)計發待遇低于老辦法待遇標準的,按老辦法待遇標準發放,保持待遇不降低,新辦法計發待遇高于老辦法待遇標準的,超出的部分分年度按比例予以限制。
                        
                        公務員養老金并軌后有什么好處?
                        
                        對于公務員是有一定好處的,漲工資,交社保,總的來說其實收入還是漲了,而且有了社保公務員終于有辭職的底氣,以前公務員辭職是一分社保都沒有的。對于社會,公務員工資本來就來自政府財政收入,交社保就是內部再流通一次而已,公務員交的社保成本和漲工資成本最終還是落在社會頭上。關于養老金和公務員收入的一系列政策有點飲鴆止渴的味道。延50歲以后人的精神狀態就開始下滑,55歲以后身體就該有許多小毛病了,60歲以后腿腳就開始不靈光了,65歲退休啥概念,以后公務員一堆老年人,做事力不從心,而根據“財政供養人員不能增加”的規定,注定沒多少編制能拿出來招考,公務員老齡化不可避免。
                        
                        【相關問答】
                        
                        1、養老金并軌是什么意思?
                        
                        【答】就是把“雙軌制”合并起來,建立統一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消除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退休人員的差別。其目的在轉機制,而非降待遇,改革可能需要財政的大力支持,適當調整公務員和事業單位職工工資水平,彌補因個人繳費而增加的支出,維持改革前后職工的基本生活水平。
                        
                        2、公務員養老金并軌十年過渡期結束后怎么辦?
                        
                        【答】根據省制定的實施方案再辦理參保。參保前的審核視同繳費年限。退休時按原人事辦法和社保辦法進行比對,就高不就低,確保不降低待遇,平穩過渡。如果10年后應該是社保+年金高于按原人事辦法 。
                        
                        3、養老金并軌后公務員每月要交多少養老保險費用?
                        
                        【答】實行養老保險并軌之后,公務員按照本人工資的8%繳納養老保險,單位為其繳納工資的20%。

                        <p id="hh51f"><cite id="hh51f"></cite></p>

                        <ruby id="hh51f"><mark id="hh51f"></mark></ruby>

                          <p id="hh51f"><cite id="hh51f"></cite></p>

                            <ruby id="hh51f"></ruby>
                              <del id="hh51f"></del>

                              <pre id="hh51f"></pre>

                                        <pre id="hh51f"><mark id="hh51f"><thead id="hh51f"></thead></mark></pre>

                                          婷婷综合网